导图社区 博弈论初步
第十章[博弈论初步]知识总结,包括博弈论和策略行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三部分内容。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重点知识总结,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四部分内容。
下图是一个关于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的思维导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1.一般均衡 2.经济效率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7.社会福利函数 8.效率与公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1、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博弈论
定义
策略性环境
策略性决策和策略性行动
见课本P291
博弈3要素
①参与人/局中人
②参与人的策略
③参与人的支付
定义见课本P292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见课本P292-293
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纯策略均衡
支付矩阵/博弈矩阵
条件策略
条件策略组合
纳什均衡
[15名词]
性质(4)
①存在性
是其他3个性质的前提
②唯一性
③稳定性
④最优性
纳什均衡与社会福利
可能对社会有利[如“囚徒困境”]
可能对社会不利[如“广告大战”]
占优(策略)均衡
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混合策略均衡
混合策略
混合策略组合
期望支付
条件混合策略
纳什均衡→
指参与人条件混合策略曲线的交点
“存在性”定理
在每一个参与人都只有有限多个纯策略的博弈中,至少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①混合策略博弈与纯策略博弈有何不同?
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博弈树模型/扩展式博弈模型
博弈树要素
起点/初始决策点
中间点/中间决策点
终点
纳什均衡的精炼
未必有效率[如“蜈蚣博弈”]
详见课本P319-321
逆向归纳法
步骤(2)
逆向归纳策略
②动态博弈中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