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要创造维持调动个人能量的集团环境,实施各种有效的手段;在必要的阶段,当原有的体系、因素和方法逐步失去效果时,要创造新的因素、体系和方法,刺激个人的心理能量。
10. 从经验管理角度讲,问题归结为如何处理好对个人行为的维持和心理能量的激发之间的关系。
9. 其他因素的作用效果也表现为一个逐步衰减的过程。
8. 协调和调节的过程和机制:
个人与组织及组织价值观的一体化过程。
个人与组织的一体感越强,越是能够焕发出内在的力量为组织作出贡献。
管理活动中维护和促进组织一体化的过程、形成和宣扬组织价值观的过程,是提高组织一体化程度、调动个人力量的主要手段。
相互影响的机制。
个人相互之间的感染、影响过程和比较、刺激,具有促进和激发个人心理能量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都存在。
管理者有意识地创造的组织气氛和管理者自身的感染作用,尤为重要。
集团的活力。
充满创造力、存在适度矛盾和不平衡的集团,对个人行为有重要的刺激和影响作用。
集团中存在的各种挑战、压力、矛盾和不均衡,在一定范围内对个人有巨大的调动和刺激力量,能醋精个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矛盾和不均衡的力量、利用挑战和压力的效应、调动个体的工作积极性,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管理艺术。
这种刺激、挑战的作用方向:
在未来成果的喜悦和成就感鼓舞下产生的能量;能量的持续性较强,但爆发力不大。
面临困难、危机时焕发出的能量;爆发力强而持续性差。
当危机状态消除时,相应的能量也随之降低。因为个人日常所能调动的力量不是一个无限的量,而是有限的。当危机状态成为常态,个人会形成必要的心理机制适应这种情况,以危机状态为正常状态,不可能保持超乎正常水平的能量发挥。
7. 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是组织整体力量的形成过程。
① 在情况A下,管理中激励系统和领导工作作用于个人,使得个人潜在能量在较高程度上成为组织可利用的力量。
② 在情况B下,通过有效的分工协调工作安排、计划和控制过程以及有效的领导活动,使个人的努力尽可能地围绕组织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发挥作用。个人力量成为组织一个有效组成部分。
③ 情况C是指由于受周围其他人的工作精神感染,或者由于相互比较、竞争的作用,导致个人焕发初更大的能量为组织工作。
④ 在情况D下,在个人相互之间的接触、影响、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默契、配合、理解和沟通,客观上对个人行为起到调节作用。
⑤ A、B两种情况下的能量,可以还原位个人的能量。
⑥ C、D两种情况下所形成的力量,不能还原为个人的能量,倒不如说是组织整体产生的新的力量,使由于集团这个“场”的作用所形成的能量。
⑦ 集团作为“场”的作用,是依靠管理的体系和过程形成的。
1.心理能量或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2.企业组织整体的能量:组织中每一个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能量,其中有一部分表现为为组织努力工作的意愿,由这个显在的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
3.企业整体能量作为一种“大于部分之和”的能量,不是个体的力量简单相加,而是经过调节和作用综合而成的整体力量。
4.有些部分可以还原位个人的能量,有些部分是由企业组织整体形成的,无法还原位个人的力量。
5.由个人能量转化为组织能量的两个基本环节:
① 个人潜在心理能量的表面化:如何使个人的潜力成为组织可利用的力量。
② 个人能量围绕组织目标和人物的有效化:如何把个人的力量引导到组织目标和任务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