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代史第一章
这是一篇关于近代史第一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和世界、第二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三节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等。
编辑于2022-07-23 09:47:3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和世界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优点
从未间断的优秀历史文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
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文学艺术高峰
推动世界进步,丰富文化
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持续了2000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超稳定的社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王专制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教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1799年乾隆和华盛顿同年去世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6世纪到19世纪初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工业革命:西方近代化的标志
至18世纪,美国和法国等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证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
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
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世界体系
殖民主义
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
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的
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
三、鸦片战争的爆发
(一)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爆发原因
1.资本的发展需要扩大和原料
2.改变贸易逆差
英国长期对华贸易处于入超状态
3.发生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急于转移国内人民视线和摆脱危机
危害
不仅造成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轻,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1842年8月29日,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3年10月,和英国签订了《虎门条约》
1844年7月,和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和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近代中国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签订的各种条约,让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是任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由于它与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称半殖民地。
为什么是半封建呢?
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产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基本特征
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二、中国的封建势力逐渐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旧存在,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严重障碍。
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发展缓慢,力量很软弱,同样受到压制。
五、由于各列强的争斗和中国的地域广阔,还有帝国主义分别支持不同政治势力来分裂中国,使中国一直处于一个不统一的状态。
六、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穷化。
(三)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地主阶级统治阶级
城居地主
投资资本主义工商
资本家
大多数仍是地主
农民阶级被统治阶级
贫农或雇农
产业工人
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依旧为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新增被压迫阶级
来源主要于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的
因为帝国主义资产先来中国建工厂了
特点
革命性最强
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
和广大压迫人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
新兴阶级
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组成
一部分是官僚买办,压迫人民和勾结外资
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受压迫,中立,革命性不彻底,无法带领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四)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第二节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比租界的来者有份——清朝的腐败与懦弱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1894年11月,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四天连续杀了两万余人
1900年7月,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惨案
同年,八国联军在庄王府一处便烧杀和杀死义和团团民与民众1700余人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1842年,英国强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
1860年,英国,俄国《北京条约》
18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澳门
1887年,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1858年,俄国《瑷珲条约》等等,一共割去我们150多万平方公里
1895年,日本《马关条约》,台湾
1898年,德国强占山东,日本福建
1909年,《辛丑条约》,可驻兵
1845至1911年,一共有30多个租界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海关总税务司俨然成了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天津教案”
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
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到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控制的一个重要工具。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用的是战争赔款投资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第三节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一、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开始早,范围广,时间长)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三里元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太平军,在太平天国后期曾多次重创外国军队。
台湾的高山族人民击退了美军的侵略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刘铭传和冯子材抵抗法军获得镇南关大捷
丁汝昌与日军对抗,随北洋舰队一同全军覆没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原因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制约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
廊坊大捷
保卫天津之战
错误
①义和团存在笼统的排外主义
②义和团曾经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③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
但不容抹杀的一个基本历史事实: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内部
社会制度的腐败
鸦片战争中的有功大臣被革职
“防民胜于防寇”
打压义和团
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决定因素在人不在物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有人提出不仅要学习西方,也可以学习政治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自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中国,中国 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1)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 封建国家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 根本原因。 (2)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 级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如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新的阶 级。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任务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 争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列强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使中国成为西方大国的 经济附庸,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妄图摧毁中国人的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子主题
1)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经劫 难、屡遭侵略而不亡。
(2)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 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 国。
(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 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4.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子主题
(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的腐败与经济技术的落后,但社 会制度的腐败是更根本的原因。
(2)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一是必须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社会制度;二是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