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的思想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编辑于2022-07-24 03:37:52管理思想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九大要点
顺道
顺应客观规律
重人
重视人才
求和
调整人际关系
守信
诚信
利器
技术
求实
实事求是
对策
预测运筹
节俭
节俭
法制
制度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亚当 斯密
重点
经济学主要创立者 代表作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 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劳动价值论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日用必需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
劳动分工论
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经济人
巴贝奇
英国数学家,发明家,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赞同斯密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的论点,但是认为斯密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
边际熟练原则
即对记忆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按照生产效率及所做贡献分的利润
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
欧文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
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的住宅
泰罗
重点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评价
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到三倍
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因为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把人看作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人的活动,仅仅出于个人的经济动机
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受到历史条件和倡导者个人经历的限制
管理的范围比较小,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窄,企业的供应,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基本没有涉及
法约尔
法约尔的贡献是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为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现代管理的思想发展
重点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是人群关系论 人群关系论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霍桑实验的目的是要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企业职工是社会人
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企业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人的组织可以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企业组织体系中的环节,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总目标而担当着明确职能的机构,这种组织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非正式组织,是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了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正式组织,以效率和成本为主要要求,要求企业成员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确保形式上的协作 非正式组织则以感情为主要标准,要求其成员遵守人群关系中形成的非正式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企业应该采用新型的领导方式
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他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进一步要求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已达到预定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
马洛斯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 一是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而言之,已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
生理的需要
衣食住行等
安全的需要
工作财产安全等
感情的需要
爱戴友谊归属爱情等
尊重的需要
自尊和受别人尊敬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大成就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赫茨伯格为了研究人的工作动机,对匹兹堡地区的200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深入的访问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是他们感到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性质和内容方面的,使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环境或者工作方面的
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对职工的行为的影响,类似卫生保健对人们身体的影响,当卫生保健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可以预防疾病,但不能治病。同理,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的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是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
激励因素
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从上述两类因素可以看到,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重心的,即以对工作本身是否满意,工作中个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重用和提升为中心的。保健因素则与工作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 研究中还发现当职工受到很大的激励时,他对外部环境的不利能够产生很大的耐性,反之就不可能有这种耐性
x理论
麦格雷戈
人性本恶 必须对员工进行强制监督指挥,以及惩罚进行威胁 一般人都胸无大志不喜欢具有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y理论
麦格雷戈
人性本善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愿意承担责任 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
超y理论
洛尔施和莫尔斯
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人希望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意参与问题的决策去承担责任。这种人欢迎已X理论指导工作 有的人却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这种人欢迎以Y理论为指导的管理方式
z理论
威廉·大内
企业对职工和雇佣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实行个人负责制 上下级之间要融洽 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 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 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检测手段要正规
管理科学学派
以经济效果的好坏作为评价标准 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 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强调使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导思想是使用先进的处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率,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科学管理的重要特点是将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经营管理
系统管理理论
把管理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是有机联系的系统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
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
程序性决策及按照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对于常经常发生的需要决策的问题,往往只可制定一个例行程序,凡遇到这一类问题,就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当问题的涉及面广,又是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或者问题极为重要而复杂,没有例行程序可以遵循,就要特殊处理
西蒙
经验主义学派
树立目标,并分配任务 进行组织 鼓励和沟通 分析成果进行评价 使职工成长和发展
企业再造学派
BPR
实施具体措施并持续改善 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 设计流程改进方案 对原有的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发现问题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更多的采取了资本主义色彩的雇佣劳动管理方式 成立企管协会,经常商讨改进管理方法,建立集中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订有财务管理与仓储保管制度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方式也发展到跨行业程度 组织工会在较大的官僚资本企业中派出稽查组,秘密收买工头和工贼当特务,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劳动管理带有思想统治和行动统治的色彩
抗日战争期间沿海民族工业因迁移、战争破坏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损失极其严重,在经营管理上开始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
加强了工商管理 推行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计投资联号企业或创办附属企业
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建立了由厂长、共产党支部书记和工会委员长组成的三人团,作为企业的领导机构 建立了规章制度 开展了劳动竞赛 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
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 三老四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