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安专业知识1-职业素养、沿革性质职能宗旨
这是一篇关于公安专业知识1-职业素养、沿革性质职能宗旨的思维导图,包括:发展、性质职能和宗旨、职业素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职业素养、公安机关 沿革性质职能宗旨
发展、性质 职能和宗旨
公安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公检法:公安机关是行政机关,法院和检察院是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上下级:公安机关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政公:政府部门与公安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党公:党委与公安机关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纪公:纪委与公安机关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监公:监察委与公安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军公:军队与公安机关没有任何关系。(2018年习改革: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
公群:公安机关与基层群众治安保卫组织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警察的最初含义:都市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
警察的现代含义: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历史范畴:警察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
本质:都是相同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本质特征:鲜明阶级性、手段特殊性、广泛社会性。
发展
萌芽:氏族公社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伴生监禁和审判行为的萌芽。
古代: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有专职警察机构,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私刑私狱普遍。
近代:适应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机构,发端于西欧,较早的法英。(法国:1789年保安官、1790年市政警察、1801年巴黎警察总局; 英国:中世纪治安法官制度、1829年罗伯特皮尔伦敦警察厅)→→近代警察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英国代表、美国效仿;中央集权制:法国代表、日本效仿)
*中国近代警察:1898年陈宝箴成立湖南保卫局——最早专职警察机构;1905年清政府建立巡警部——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1912年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将“巡警”“巡捕”改名为“警察”;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内政部警政司,地方公安改为“公安局”、1946年建立内政部警察总署,地方公安改为“警察局”。
*我党公安机关成立的历史*
中央特科
1927年12月—1935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为确保党中央的安全,周恩来主持的中央特委在上海成立了我党第一个公安保卫组织——中央特科。
国家政治保卫局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了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
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警察
建立历史上最早的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1938年5月延安市警察队。
1939年8月-10月,《反奸细斗争的决议》实际上形成了党和政府对公安机关的双重领导关系。
社会部
1939月2月,在党的高级组织内部成立。
各解放区公安保卫机关
1946年4月,我党第一个公安局——哈尔滨市公安局成立。
1948年5月,华北局社会部和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成立。
1949年1月,东北公安总处改为东北公安部,各省设公安厅。
1949年7月,在华北局社会部和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央军委公安部(建国前最后一个)
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
1949年10月19日,公布罗瑞卿任公安部第一任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任命发布后,中央军委公安部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
1949年10月15日,“一公”召开。
1949年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
1949-1966年共14次全国公安会议。
新时期公安机关的发展
工作重点:以阶级斗争为纲→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公安队伍建设方针: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严治警。
公安队伍建设基本思路: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
公安机关的性质
内容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治安行政力量——行政机关;刑事司法力量——不是司法机关。
公安机关的武装性质≠武装力量。
我国的暴力机关:军队、警察、法院、监狱。
体现
公安机关鲜明的阶级性。
在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职能分类
不同专业分工:侦查、保卫、治安管理。
不同工作手段:镇压、打击、预防、处罚、强制、管理、教育、服务。
基本职能:专政和民主
对象
专政针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民主针对人民。
手段
专政通过镇压、打击、制裁、改造和监督并用;民主通过保护、教育、管理。
实质
专政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上述专政对象实施的政治统治;民主是保障人民享有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人民的利益。
联系
专政是民主的基本保障;民主是专政的社会基础。二者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警察的基本职能
政治镇压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居首要地位。
警察使用暴力,对威胁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实行镇压。
鲜明政治性和强烈阶级性。
社会管理职能
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
警察运用行政管理手段,维护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秩序。
广泛社会性和群众性。
公安机关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4年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首次提出)
1945年中共七大写入党章
十一三中,邓小平反复强调根本立场
2000年广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5颁布02修正的《人民警察法》第三条
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宗旨是性质的必然要求
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
公安工作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保证——人民群众的支持
实践要求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思想基础)
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认真履行职责
提高服务质量
接受人民的监督
职业素养
政治素质
政治立场
党的立场
人民立场
人民警察忠诚度
政治忠诚——最高原则、最根本尺度
行政忠诚——坚决执行; 认为有错误可以提意见、但不得中止或改变执行; 意见不被采纳时,坚决执行,责任由下达机关承担; 明显超越法律的,可以拒绝执行并上报。
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郭声琨)四项建设
(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
(赵克志)新时代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七大任务
1.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机制;2.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3.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4.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5.完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6.健全人民警察管理制度;7.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
(赵克志)根本政治担当——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职业道德与纪律要求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忠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为民
公正
廉洁
职业道德
特征:鲜明阶级性、广泛人民性、行为表率性
内容:热爱中英文、清团盐饼干
职业纪律
内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执法执勤纪律(工作纪律)、内务纪律
延伸
四个铁一般
公安部五条禁令(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严禁携带枪支饮酒、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严禁参与赌博)
公安部三项纪律(三个绝不允许:绝不允许面对群众危难不勇为、绝不允许酗酒滋事、绝不允许进夜总会娱乐)
三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