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中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成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现代文表达技巧详细分析,适用于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行文结构,方法。
这是一张思维导图关于中小学生看的影视、纪录片、作家作品的推荐。希望对需要的学生及家长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定义
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
句式特点
“者也”句式
形式
主语,谓语+“也”
“制,岩邑也。”
主语+“者”,谓语+“也”
“兵者,凶器也。”
主语+“者”,谓语。
“兵者,凶器。”
主语,谓语。
“兵,凶器。”
主语+“是(为)”+主语
“安能辩我是雌雄?”
关系
①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②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候、文王,纣之三公也。”
③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④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
⑤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
“皆”“乃”句式
吾乃常山赵子龙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为”“是”句式
余为旧儵
“即、则、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公大兄无奕女
“非”“莫”“否”否定句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省略句
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一种语法修辞手段。
构成形式
主语省略
①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谓语省略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宾语省略
如:屠惧,投(之)以骨。
介词省略
“于”的省略
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以”的省略
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倒装句
为了强调,突出等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
主谓倒装
如:贤哉回也!(译文:颜回很贤德啊!)
如:甚矣,汝之不惠!(译文: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
宾语前置
如:“何陋之有?”
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
介宾后置(状语后置)
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如:“以勇气闻于诸侯。”
如:“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被动句
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句式
用介词“于”“受......于......”
如: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可译为“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
用“为”“为.......所......”
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可译为“自己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满井游记》 可译为“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被擦过一样。”
用“见”“见......于......”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用介词“被”表被动
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可译为“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动词本身表被动。
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可译为“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
疑问句
借疑问代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
疑问词
疑问代词
谁、孰、何、胡、安、焉、奚、恶、
疑问语气词
乎、诸、与、耶或邪
固定句式
疑问语气
“何如”、“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样”
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如:虞兮虞兮奈若何?
“何以为”、“何......为”
译为“哪里用得着”“还要......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反问语气
“不亦......乎?”
译为“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何......之有”
译为“有......呢”
如:夫晋,何厌之有?
“得无”“无乃”
译为“该不是”“莫不是”
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比较语气
“......孰与......”
译为“和......相比”
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若(无宁)......”
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选择语气
“非......则......”
译为“不是......就是......”“不是......却”
如:其业有不精,得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连词性固定结构
“然则”
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如: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是以”、“是故”、“以故”
译为“因此”
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