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
一个关于管理的思维导图,导图从管理概述,管理者、管理环境,管理职能、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这几个方面做了知识梳理。
编辑于2022-08-02 22:18:17 福建省管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概述
一、 管理的含义
社会活动
1. 主体:管理者
含义:指挥和领导
形式:个人、集体
2. 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3. 实现特定的目标
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共性
4. 有效资源
根据形态
有形的:人、财、物
无形的:时间、机会、信息
对组织有效资源配置
5. 发挥管理职能的过程
二、 管理的特征
(一)、管理具有两重性
首先
一般性
伴生产而生
社会公共生活而产生
自然属性
特殊性
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下
不同类型、层次、环境和条件下
社会属性
一般性和特殊性
取决于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研究
生产力: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
生产关系: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制度
上层建筑:研究如何使组织适用外部环境的变化
其次
科学性:客观规律/科学方法/规范;可检验性
艺术性:对度的把握/创造性
并不冲突
(二)、管理具有目标性
要求
共识性→共同认可性
层次结构性→总目标,分目标
时间跨度性→长期,短期
多元价值性→组织整体价值
制定
先进性
现实可能性
弹性
(三)、管理具有组织性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
组织
2人/2人以上
共同目标
管理
管理者
被管理者
实现目标
作用:组织起着关键枢纽作用,构成了管理的核心要义
(四)、管理具有创新性
三、 管理的类型(按自身的领域不同)
公共领域→公共管理
含义: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有效实现公共利益
特征
1. 主体:公共组织
目的:公共利益
职能:提供公共服务
分类
典型
政府→强制性+合法性
新型
事业单位
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
授权性
2. 运用公共权力
来源于人民的政治权利
3. 接受监督
4. 实现公共利益
提供公共服务
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供给公共产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性质不同
纯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排他性+非竞争新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形态不同
有形的
无形的:法律制度
5. 独占性
避免资源重复配置、浪费
使得质量不高、效率不高
非公共领域→企业管理
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特征
1. 目标的相对单一性
2. 竞争性
3. 典型的经济理性
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4. 权力来源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第二节 管理者
一、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3类,10种)
人际关系角色
1. 代表人(挂名领导):代表组织,出席礼仪性场合
2. 领导者:激励下属→个人权利
3. 联络者:自行发展
信息传递角色
1. 监督人(监听者):收集信息
2. 传播者:内部进行传递
3. 发言人:内→外
决策制度角色
1. 企业家:重大战略/重大变革
2. 资源分配者
3. 冲突管理者(故障处理者)
4. 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技能
罗伯特·卡茨
技术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技术
人际技能→与人打交道
概念技能→分析环境,做出正确决断
二、 管理者的类型
(一)、领域不同/专业程度不同
综合管理人员
专业管理人员
(二)、层次不同
高层→重大战略决策→决策层→概念技能最重要
中层→执行重大战略决策→执行层→人际技能是最重要的
基层→日常工作事务的安排→作业层、现场管理层→技术技能最重要
工作人员
管理层次与管理职能
计划,高>中>基
组织,高>中>基
领导,高<中<基
控制,高>中>基
三、 管理者的作用
作用
管理象征论
管理万能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整个组织的素质
责任
管理一个组织
管理管理者
管理工作和工人
第三节 管理环境
一、 管理环境的内容
外部
一般宏观
社会环境
政治环境:性质、政策
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钱
文化环境
技术环境:科技
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等
具体/微观:地区政府、供应商、竞争对手、顾客
内部
组织性质、人员状况、结构、营销组合
二、 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
(一)、组织环境的变动特性
不确定性
是什么:难以预先确知
为什么
经济环境:利益相关者地位需求、偏好
社会环境:价值观念、流动性、家庭规模
技术环境:方向/速度
影响决策的难度
复杂性
变量相互交织,难以迅速辨明
影响决策的速度
一般而言,组织在对付复杂性方面的能力要比对付不确定性方面的能力强
(二)、管理模式的类型
第四节 管理职能
一、 五种管理职能
最早,法约尔:指挥
孔茨:人员配备
二、 七种管理职能
古利克:报告、预算
三、 四个基本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
干什么
定目标
定方案
地位:首要职能/承上启下(过程中的)
程序
(1) 活动条件研究
(2) 制定业务决策
(3) 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
干什么
安排工作/任务
安排人员
安排结构
地位:关键枢纽,核心要件
程序
设计组织
人员配备
组织变革
领导
干什么
指挥、协调、激励
地位:灵魂
控制
干什么
纠正偏差→计划顺利实施
地位:承上启下(过程间的)
四、 新发展
决策→20世纪50年代
创新→20世纪60年代
重新重视:协调→20世纪初,法约尔
第五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 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儒家:仁、义、礼、智、信
道家:无为而治
法家:”法治“
三条基本原则:明法(公开性)、一法(统一性)、常法(稳定性)
商家
范蠡
”积著之理“商品,货币必须在流通中实现其价值
白圭
”乐观事变“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二)、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古希腊时代→色诺芬:分工劳动/流水生产
(三)、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
亚丹·斯密
分工协作原理
分工→意义
提高工作熟练度
节约因工作转换所用时间
促进技术创新
结果、后果
加剧知识的专门化、狭窄化
加剧劳动技能的专门化、狭窄化
决定了专门化知识/技能的相对稀缺性
协作
生产的合理化原理→绝对优势理论
”经济人“假设
欧文
观点
工人是有生机器,工人不是无生机器
人事环境的产物
地位:”人事管理之父“
巴贝奇
观点
对工作方法的研究
对工人的报酬制度研究→工资定额/结合组织的效益分配利润/奖金
地位:”科学管理启蒙者“
二、 古典管理理论
三、 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
第六节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管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概述
一、 管理的含义
社会活动
1. 主体:管理者
含义:指挥和领导
形式:个人、集体
2. 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3. 实现特定的目标
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共性
4. 有效资源
根据形态
有形的:人、财、物
无形的:时间、机会、信息
对组织有效资源配置
5. 发挥管理职能的过程
二、 管理的特征
(一)、管理具有两重性
首先
一般性
伴生产而生
社会公共生活而产生
自然属性
特殊性
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下
不同类型、层次、环境和条件下
社会属性
一般性和特殊性
取决于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研究
生产力: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
生产关系: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制度
上层建筑:研究如何使组织适用外部环境的变化
其次
科学性:客观规律/科学方法/规范;可检验性
艺术性:对度的把握/创造性
并不冲突
(二)、管理具有目标性
要求
共识性→共同认可性
层次结构性→总目标,分目标
时间跨度性→长期,短期
多元价值性→组织整体价值
制定
先进性
现实可能性
弹性
(三)、管理具有组织性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
组织
2人/2人以上
共同目标
管理
管理者
被管理者
实现目标
作用:组织起着关键枢纽作用,构成了管理的核心要义
(四)、管理具有创新性
三、 管理的类型(按自身的领域不同)
公共领域→公共管理
含义: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有效实现公共利益
特征
1. 主体:公共组织
目的:公共利益
职能:提供公共服务
分类
典型
政府→强制性+合法性
新型
事业单位
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
授权性
2. 运用公共权力
来源于人民的政治权利
3. 接受监督
4. 实现公共利益
提供公共服务
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供给公共产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性质不同
纯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排他性+非竞争新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形态不同
有形的
无形的:法律制度
5. 独占性
避免资源重复配置、浪费
使得质量不高、效率不高
非公共领域→企业管理
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特征
1. 目标的相对单一性
2. 竞争性
3. 典型的经济理性
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4. 权力来源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第二节 管理者
一、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3类,10种)
人际关系角色
1. 代表人(挂名领导):代表组织,出席礼仪性场合
2. 领导者:激励下属→个人权利
3. 联络者:自行发展
信息传递角色
1. 监督人(监听者):收集信息
2. 传播者:内部进行传递
3. 发言人:内→外
决策制度角色
1. 企业家:重大战略/重大变革
2. 资源分配者
3. 冲突管理者(故障处理者)
4. 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技能
罗伯特·卡茨
技术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技术
人际技能→与人打交道
概念技能→分析环境,做出正确决断
二、 管理者的类型
(一)、领域不同/专业程度不同
综合管理人员
专业管理人员
(二)、层次不同
高层→重大战略决策→决策层→概念技能最重要
中层→执行重大战略决策→执行层→人际技能是最重要的
基层→日常工作事务的安排→作业层、现场管理层→技术技能最重要
工作人员
管理层次与管理职能
计划,高>中>基
组织,高>中>基
领导,高<中<基
控制,高>中>基
三、 管理者的作用
作用
管理象征论
管理万能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整个组织的素质
责任
管理一个组织
管理管理者
管理工作和工人
第三节 管理环境
一、 管理环境的内容
外部
一般宏观
社会环境
政治环境:性质、政策
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钱
文化环境
技术环境:科技
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等
具体/微观:地区政府、供应商、竞争对手、顾客
内部
组织性质、人员状况、结构、营销组合
二、 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
(一)、组织环境的变动特性
不确定性
是什么:难以预先确知
为什么
经济环境:利益相关者地位需求、偏好
社会环境:价值观念、流动性、家庭规模
技术环境:方向/速度
影响决策的难度
复杂性
变量相互交织,难以迅速辨明
影响决策的速度
一般而言,组织在对付复杂性方面的能力要比对付不确定性方面的能力强
(二)、管理模式的类型
第四节 管理职能
一、 五种管理职能
最早,法约尔:指挥
孔茨:人员配备
二、 七种管理职能
古利克:报告、预算
三、 四个基本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
干什么
定目标
定方案
地位:首要职能/承上启下(过程中的)
程序
(1) 活动条件研究
(2) 制定业务决策
(3) 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
干什么
安排工作/任务
安排人员
安排结构
地位:关键枢纽,核心要件
程序
设计组织
人员配备
组织变革
领导
干什么
指挥、协调、激励
地位:灵魂
控制
干什么
纠正偏差→计划顺利实施
地位:承上启下(过程间的)
四、 新发展
决策→20世纪50年代
创新→20世纪60年代
重新重视:协调→20世纪初,法约尔
第五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 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儒家:仁、义、礼、智、信
道家:无为而治
法家:”法治“
三条基本原则:明法(公开性)、一法(统一性)、常法(稳定性)
商家
范蠡
”积著之理“商品,货币必须在流通中实现其价值
白圭
”乐观事变“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二)、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古希腊时代→色诺芬:分工劳动/流水生产
(三)、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
亚丹·斯密
分工协作原理
分工→意义
提高工作熟练度
节约因工作转换所用时间
促进技术创新
结果、后果
加剧知识的专门化、狭窄化
加剧劳动技能的专门化、狭窄化
决定了专门化知识/技能的相对稀缺性
协作
生产的合理化原理→绝对优势理论
”经济人“假设
欧文
观点
工人是有生机器,工人不是无生机器
人事环境的产物
地位:”人事管理之父“
巴贝奇
观点
对工作方法的研究
对工人的报酬制度研究→工资定额/结合组织的效益分配利润/奖金
地位:”科学管理启蒙者“
二、 古典管理理论
三、 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
第六节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