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炮制-炙法
中药炮制-炙法,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加入定量的液体辅料拌匀,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炙法
概念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加入定量的液体辅料拌匀,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作用
降低毒性
抑制偏性
增强疗效
矫臭矫味
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与加辅料炒法的区别
加辅料炒 固体辅料 中火或武火,翻炒时间短 颜色变黄或加深
炙法 液体辅料 文火,翻炒时间长 炒干为宜
分类
酒炙法
目的
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
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
矫臭去腥(乌梢蛇,蕲蛇,地龙)
质地坚实 先拌酒后炒药 黄连,川芎,白芍 质地疏松 先炒药后加酒 五灵脂
黄酒用量:100kg药物10~20kg黄酒
注意事项
闷润过程中加盖防止挥发
用量较少时可先加适量水稀释,再与药物拌润
一般用文火,勤加翻动,炒至近干,颜色加深
醋炙法
降低毒性,缓和药性(甘遂 京大戟 芫花 商陆)
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乳香 没药 三棱 )
矫臭去味(乳香 没药 五灵脂)
100kg药物20~30kg米醋,最多不超过50kg
大小分档
用量较少,加适量水稀释
文火炒制,勤加翻动,受热均匀
树脂动物类要先炒药后喷醋,出锅要快,防溶化粘锅,摊晾时勤翻动
盐炙法
引药下行,增强疗效(杜仲,小茴香,车前子)
缓和药物辛燥之性(补骨脂,益智仁)
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知母,黄柏)
100kg药物2kg食盐
加水溶解时,要控制水量,一般以食盐4~5倍为宜
含黏液质多的车前子,知母等,不宜先用盐水拌匀
火力要小,尤其是先炒药后加盐水时
姜炙法
生姜辛温,能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
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的作用(黄连,竹茹)
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厚朴)
姜汁的制备
榨汁
煮汁
水量不宜过多,姜汁:生姜=1:1为宜
拌匀后要充分闷润,待吸尽后文火炒干
蜜炙法
蜂蜜味甘性平,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矫味 多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熟蜜)
生凉熟温
蜂蜜性平 生用性偏凉,能清热解毒 熟则性温,以补脾气、润肺燥力胜
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百部,款冬花,紫菀)
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黄芪,甘草,党参)
缓和药性(麻黄)
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
每100kg药物用熟蜜25kg
火力不宜过大,以免溢出锅外或焦化
熟蜜不宜过多或过老,否则黏性太强,不宜拌匀
用开水稀释时,控制水量(熟蜜量的1/3~1/2)
火力要小,以免焦化;时间稍长,尽可能除去水分
凉后密闭贮存,以免吸潮发黏或发霉变质 环境要干燥通风,置阴凉处,不宜日光直接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