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动机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概述:动机和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即耶克斯-道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本图总结了相关知识。
第八章言语知识梳理,包括言语中枢机制、言语感知和理解、言语产生的阶段理论等等,希望能帮到大家。
这是一篇关于归纳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函数的性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概述
含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过程
目标产生诱因,诱因满足需要,需要产生动力,动力促使行动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
驱力
吃喝拉撒睡
社会性动机
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兴趣爱好、
根据动机的来源
外在动机(先有)
内在动机(后有)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概述:动机和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即耶克斯-道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逐渐下降
子主题
理论
动机的早期理论
本能理论
对行为有循环论证的现象,过分强调先天忽略学习
观点:行为由本能决定
詹姆斯
人有动物本能和社会本能
麦独孤(本能论鼓吹者)
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三个成分
个体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有本能发展
人类有18种本能
洛伦茨
本能是固定动作模式
行为是本能和学习交互的结果
印刻现象
弗洛伊德
生本能
死本能
驱力理论
观点
伍德沃斯提出驱力是个体由于生理需要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
赫尔提出驱力减少理论
生存产生需要,需要产生驱力,使需要满足,减少驱力
行为由习惯(经验和学习)支配
两种驱力
原始驱力
来自内部,不需要学习
获得性驱力
来自外部,通过学习
公式
P(个体行为潜能)=D(驱力)×H(习惯强度)-I(抑制)
例子:
P(脱单潜能)=D(是否想)×H(是否经常谈恋爱)-I(家长反对,考研等)
诱因理论
斯彭斯
P=D×H×K(诱因,大美女)-I
唤醒理论
赫布,柏林
观点:唤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三个基本原理
人们偏好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呈倒U
简化原理:重复刺激降低唤醒水平
个体经验偏好原理
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刺激
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
托尔曼
观点:行为的产生不是强化而是对目标的期待,期待十分重要,它能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期待
S1-S2
刺激与刺激的联系
看见闪电S1,期待雷声S2
S1-R-S2
闹钟响S1,去学习R,期待录取通知书S2
归因理论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罗特把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
内控(结果由个体自身行为或个性特征决定),外控(结果由个体之外因素决定)
海德归因理论
2个原因
内部原因
能力,努力程度,情绪、、
外部原因
任务难度,奖励惩罚、、
2个原则
共变原则
例:穿红袜子,成绩好,不穿,不好→成绩和红袜子共变
排除原则
不信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
韦纳的归因理论
3个维度
控制点(内外源)
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
稳定性
影响个体对成败的预期
可控性
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破罐子破摔)
内部
稳定(笨)
不可控(先天)
努力
暂时努力
不稳定
可控
特定努力
稳定
自我决定理论
德西
人类有机体一直在争取自主性,自我决定感和他人归属感以满足胜任感,自主性,归属感三种基本心理需要。
强调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也影响内部动机
人类行为
自我决定行为
基于对需要的认识,设计和选择行为
非自我决定行为
受外在刺激控制
无动机
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
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天因素
结果期待
对结果的估计
效果期待
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断
自我效能感
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四种途径
个体经验
直接经验
替代经验
学长学姐和我一个水平考上了研,我也能
言语说服
别人劝你
情绪唤起
衡水誓师大会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
决定人对活动的努力和坚持
影响人与环境互动的思维
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
成就目标理论
德韦克和尼克尔斯
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
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
任务标准
自我标准
他人标准
对能力的内隐观念
能力实体观
能力稳定不可变
能力增长观
能力不稳定,可控制
成就目标
掌握目标
成绩目标
艾略特
成绩趋近
高分
开心
低分
无所谓
成绩回避
小开心
伤心
平崔克
掌握趋近目标
掌握回避目标
成绩趋近目标
成绩回避目标
逆转理论
阿普特尔
目的-超越目的
顺从-逆反
控制-同情
自我中心-他人取向
需要
需要是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需要的种类
按起源
自然需要
社会需要
按指向对象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缺失性需要
认知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成人后才会出现
层次越低需要出现的越早,只有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高层次才会出现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但是力量的强弱也不是绝对的(舍生取义)
自我实现的需要又叫生长性需要
需要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意志
心理过程
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
通过客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
作用
引发动机
特征
目的性
随意性
坚韧性
意志行动过程
准备
确立行动目的,选择方案,做出决策
执行
动机冲突
双趋式冲突
两个相同吸引力的目标,取其一
双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只能避开其一
趋避式冲突
同一目标对人既吸引又排斥
多重趋避式冲突
多个目标,每个目标既吸引又排斥
意志的品质
独立性
不足
受暗示性
过
武断
果断性
优柔寡断
草率
坚定性
三分钟热度
执拗
自制性
任性
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