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HSP高敏感人群的介绍及缓解方法
借用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的话“高敏的人会产生一种过激的行为,很多人都将其归纳为。羞涩和紧张”。然而,经过其本人试验。这种过激的反应时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只不过相当多的人是比较麻木和不敏感,导致过激反应触发的较为少。作为高敏感的人会注意别人观察不到的细节和东西。当然当接收的一定的刺激时,发生的过激反应也会相对比较激烈。然而过激并非灾祸的来源。我们误以为这便是紧张,羞愧。我们会陷入暗示的循环中,这是紧张。
这是一篇关于基本盘的思维导图,内容涵盖个人性格、处事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什么都自己做(赚钱是需要合作的);觉得别人都有风险,但其实自己最有风险(自己不了解规则,人情世故)。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五章核酸,包含核酸通论、 核酸的结构、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核酸的研究方法等。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四章酶思维导图,包含酶通论、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是什么?
Elaine 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在她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在美国,有15%~20%的人属于高敏感人群。有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有一种叫做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对人体敏感度和情绪健康都有重要影响(2020)。由此可以推测,天生的“高敏感人群”是有生理基因的,HSP释放一种行为反应,所需要的刺激,比一般人的平均值要低得多。他们与生俱来的基因差异代表着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些人天生更为敏感,感知力更强,也更容易受伤。
HSP的特征
关注行为背后的意义
相较于多数人,他们会关注看似违背常规的行为的背后的原因及意义,更擅长理解那些“怪人”。
颇高的情绪洞察力
高敏感的人对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察觉能力都很高。特别是因为自己造成的他人情绪波动, 可以说达到了“即刻发觉,百发百中”的状态。所以,他们通常更知趣,更会看他人脸色。
同情心和同理心
性格敏感的人对待他人的痛楚感受极深,对他人的处境和情绪察觉力十足。
病态的完美主义
对于自己,高敏感人群都会有一种偏执的完美主义。 过度的重视细节,加之其胡思乱想的能力,直接导致他们总是能洞察到生活中的各种负面事态,比常人更易受伤。
行为结伴,但思想独立
高敏感的人可能更加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们不太习惯独自行动; 但在思想上,他们通常看待问题更加周到全面,不太容易随波逐流。
缺乏安全感
如处半空,如履薄冰,是高敏感人群的感知常态。异常发达的感知神经让她们随时处于被“恐吓”的担忧中,十分缺乏安全感。
常被人视作“异类”
“不接地气”,可能是周围人对高敏感者的统一评价。 她们常被艺术、音乐等感动,但总能在世俗的基础上露出一点高和寡的独特性。
更易被压垮,抗打击能力弱
高敏感者多数都是“玻璃心”的存在。她们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所以每当遇到挫折困难, 她们的本能反应可能不是抵抗,而是向内进行自我攻击。
无法合理分配感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多数高敏感的人无法理性对待感情,总是无法控制地将自己完全交付于某一个人, 即使她清楚这不是正确选择,但往往还是丝毫不考虑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责任感强,甚至成为压力
对于稍微与自己有所关联的人或事,他们总是自觉带上一种责任感。但敏感者善自责,所以永远在为他人的喜怒牵肠挂肚。 他们非常恐惧他人的变动是因他所起,他们努力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痛苦,这种不影响他人的“责任感”,甚至成为他们的一种压力。
自卑,自我认知低
敏感的人常常跟自卑关联。他们太注重别人眼中自己的形象,倒不是虚荣好面子,更多的是怕他人讨厌自己,怕自己的存在带给他人不愉快。 习惯性夸大负面评价、忽略正面评价,即使对方夸了你一百句,其中有一句是你的缺陷,就是直戳你的软肋,然后深印在脑海里,成为心结。
委屈自己,讨好他人
“我是一个很难搞、很难相处的人。” 一旦有了这样的自我认知,你就会形成一种自我要求: “如果我不把这些异常藏起来,就会被大家讨厌。” 于是你按照自我要求的高标准行事,不断委屈自己讨好他人,同时也时刻战战兢兢地猜想自己不招人喜爱了。
悲观抑郁
敏感者对世间艰苦有着极其灵敏的洞察力。相较于复原能力较强的普通人,敏感者的所有负面情绪波动更容易生成一种悲观的潜意识。
多疑,胡思乱想
客观来讲,很多敏感者不仅在主观情感上是感知更多,在声音、味蕾方面也有超乎常人的触觉。 “你关门声音大一点,我就觉得你讨厌我了。”她们对待每件不符合常规的事都要特地琢磨,冥思苦想,各种揣测。 最常听到外人的评价就是:“想那么多干嘛啊?不累吗?”当然累,但问题在于敏感者无法自控,只能任由自我折磨。
HSP敏感度的三个层次
对他人敏感
1、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看法,自身价值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忽高忽低。 2、觉得与人交往是一件很累的事,因为觉得社交需要自己八面玲珑,做不好就会惹来非议。 3、对他人的话容易对号入座,对他人的不良情绪也容易往自己身上联想。 4、跟他人描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容易陷入夸张的戏剧化程度,以此来突出自己的敏感脆弱,从而抵挡来自倾听者的二次伤害。 5、无法接受批判,即使是他人真心实意的合理建议。 6、容易给自己树立假想敌。 7、在团队中无法自如谈吐,莫名觉得有来自他人的怪异眼光。
对自己敏感
1、时常感觉到悲观、厌世。 2、消极情绪带动生理反应。如遇上伤心事,会觉得心慌气短、头痛胸口闷等。 3、能察觉到自己身体或情绪的细微变化,并为此顾虑。 4、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并想方设法让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5、非常有自知之明,即使是替自己说话,也会尽量站在客观角度。 6、注重隐私感,即不会盲目追问他人隐私,也讨厌他人追问自己隐私。 7、感知力强,有艺术细胞。对绘画、文字之类有超乎常人的天赋。 8、容易依赖咖啡因。
对环境敏感
1、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数量有要求,比如不喜欢人很多或人很少的地方,否则会坐立不安。 2、恐惧噪音。 3、对音量大小很敏感,旁人稍微提高音量就会被你觉得在吼。 4、感受力强,对任何生物的劣势处境都容易感同身受,常常为了民众或国家的处境感到沮丧。 5、关注细节,谁的眼角有皱纹了,谁买了件新衣服,谁身上的味道变了,你总是第一个发现。 6、天气变化对你的情绪影响很大,阴天会忧郁,过于炎热会暴躁等。
先天与后天
先天敏感
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敏感度到了第二和第三层次:对自己和周围环境敏感。
对于天生的高敏感人群,是更为全面的对世界上任何方面的感受都更为强烈。 所以,情绪容易大喜大悲,经常在他人眼中“小题大做“、“偏执极端”。
后天敏感
对于后天养成、或敏感度中等偏上的“普通敏感”人群来说,一般会集中在第一层次:对他人敏感。
对于普通敏感人群,可能是由于后天养成的,他们更多的敏感会突显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像是吃一堑长一智,因为曾经吃过亏受过伤,所以才神经敏感。
HSP如何调整
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
不论是通过文字,或是绘画。总之要给自己找一个发泄口,不要闷在心里,释放你的攻击性很重要。 但在此建议,尽量不要通过对外人宣泄的方式。因为一旦你接收到对方“不耐烦”的信号,可能会对你的情绪雪上加霜。
对所有对你情绪产生影响的事情,分清主次, 然后问自己值不值得产生如此大的情绪波动:
比如,一个路人对你竖起中指,你可能为此勃然大怒,心情不好一整天 然而,你只需要想,他根本不认识你,竖中指毫无缘由,除了证明对方恶意攻击,是个loser,并不能证明什么。 完全是他的错误,却让你承担一天的忧愁,道理何在呢?
接纳自己,让产能>耗能
如果你不是一个外向的人,就没必要强迫自己进行“无用社交”; 如果你讨厌做某一件事,也无需硬碰硬折磨自己,尝试找捷径解决,别跟自己过意不去。 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绝情绪内耗。接纳自己,认可自己,性格没有好坏之分,都有利弊。
适当对自己降低要求
敏感者几乎都是病态的理想主义者。不仅对别人,对自己下手也毫不留情。甚至会产生内在攻击,贬低自己。 这是因为你把标准放的太高了,苛求完美,只会让你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愈加脆弱。
懂得释放压力
高敏感人群对压力的感受更加深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比如反胃、胃痛等消化系统的疾病。 所以,通过适当方式放松、冥想、旅游等减压,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好自己的同理心,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作为高敏感人群,你需要一点“清醒感”。这种清醒指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是善良的,在接收到他人或环境的伤害时, 你要从中理解对方“为什么这样做”,理解后的包容和笑而不语,会让你顿时感觉到自己浑身散发圣光。笑而不语地 看他装腔作势,这种旁观者的视角,会使你很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情绪。
利用好敏感的性格带给 我们的好处,同时做好 自我调节,避免敏感性 格对我们的伤害和生活、 人际方面的负面影响。
总结
高敏感人群的确活得比常人更辛苦,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太大太多,像是带着一双透视眼看世界。 但与之呼应的,是高敏感度带来的强烈感知与深度思考。所以他们身上总是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光环。 作为非敏感人群应理解高敏感人群,可能看完并没有很深的感触,但对于敏感人群来说就像陶白白说星座一样。 别太责怪自己了,先天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好好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快乐的生活,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