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朝的对外关系
这是六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对外的关系,总结了大部分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包括以下内容: 特点 郑和下西洋 葡萄牙篡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戚继光抗倭
一次函数是函数中的一种,一般形如y=kx+b(k,b是常数,k≠0),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y=kx(k为常数,k≠0),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direct proportion function)。一次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解析几何的基石,更...
法律是神圣、神秘、威严、崇高的,它就像一个守护神,伴随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保护着善良的人们;法律,就像天空中无数的星星,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的道路;法律,就像齐.
这是一篇关于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思维导图,包括: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脚步、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明朝的对外关系
特点
和平交往与冲突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背景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起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注: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时间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戚继光抗倭
对象
日本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概况
军队:戚家军
战役:台州九战九捷
结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精神:以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已任,并非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
性质
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郑和下西洋
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主要目的
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起海外的奇珍
加强友好往来
时间:1405―1433年(七次)
起点: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范围: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
条件
经济: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最根本)
科技:拥有最先进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
其他:政府支持,郑和的个人能力
时间长、规模大、次数多、时间早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