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心思维导图
这是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是中学生,也包括教学环节另一端的中学教师,最初登载于《中学生杂志》,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曾多次重印。 全书以故事经营,具有戏剧性和情景教学的优点,在囊括“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陈望道序语)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文心
阅读
理解文意
经验(第一章:忽然做了大任于古人了)
外面的经验
景物的状况
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内部的经验
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
说星在䀫冷眼(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星星的感想)
选材
第五章:小小的书柜
读书要求经济
字典,词(辞)典
小说故事(国内国外)
诗词
经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乱读有害,要选取对当下有益且适合的
赏析
(第八章)诗
不同时代的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工人的工厂诗
诗之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并不在乎词藻的修饰
(第十二章)戏剧
角色通过对话的形式将人物身份,事件背景介绍给观众
表演时截取事件中关键片段即可
(第十五章)读古书的小风波
新旧文学不应该以一面之词概述,应该带着批判的思维去审视
(二十章)小说与叙事文
叙事文
单只根据实事写成的是报纸的记事,历史的传载
小说
不一定要根据实事,即便根据实事也会含有其他的东西——作者从实事看出来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
(十三章)触发
书籍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向人传达观点,表达意境,读书的目的重在收获,所以不应拘泥于书本,世间万物都可以是学习的对象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
要学会由一件事情感悟到其他事情
(十四章)书声
语言学课不应该只用眼和心,还需要口和耳
升调与降调,强与弱,缓与急
基础
字
文言和白话字上的区别(第二章:方块字)
例如:“若”=“像”;“者”=“的”;“烛”=“照”
方块字“我国文字没有语尾的变化,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所处地位而不同
词
(第十一章)辞的认识
辞的分类(《辞源》)
(十七章)语汇与语感
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词汇运用就如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要恰当,所以理解词汇的意义就变得很重要
句
(第二十一章)语调
文章句式
书写
(十六章)现代的习字
写字的要求
迅速
准确
匀整
合适
(十八章)左右逢源
不必把学习某一科目看作单一的板块,各个板块是相互联系的,要学会发现他们之间共通的地方与规律
自学
(第十九章)还想读不用文字写的书
写作
(第三章)题目与内容
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
先有内容再有标题
(第四章)一封信
作文和说话是一样的,承接和转折都要格外留心
文章情感要深切
(第六章)知与情意
文章不能瞎写,写文章之前要想清楚目标,写作给谁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众怎样去抗日
心的作用
知
对于一个事物,证明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
情
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或悲哀
意
对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样处置
作用
情意如果不经知识的驾驭,就成了盲目的东西
(第七章)日记
乐华的《难中日记》
以一个孩童视角展现了日军入侵中国时的情形
(第九章)《文章病院》
写文章时不可取的三点
用词不当,用语不当
意思表达不明确
前后文不连贯
(第十章)印象
游记
记叙和描写
记叙仅仅是平淡的叙述事物
记叙配上印象与感受就是描写
描写比记叙更具有远胜的感染力
描写不必全部,不然不免的有些部分是平平淡淡的记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