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好好说话 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好好说话 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五维话术、沟通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演讲,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
编辑于2022-08-21 17:09:15 湖南好好说话 :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五维话术
在任何场景好好说话
沟通:权力的流动
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这是一个人维持人际关系、避免无谓摩擦,并创造良好氛围的基本能力。沟通的要义是平等,双方处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打开心结,这就需要让权力流动起来,消解既定的权力格局,协调转向避免冲撞,营造畅所欲言的语境。
说服:权力在对方
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的预设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这是话术最有成效的运用,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常见的广告和宣传之中。说服的要义,是时刻警醒“权力在对方”,作为无权的一方,我们需要用各种迂回的手段达成目的。所以,说服不是说教、不是洗脑、不是靠机械地强化暴力灌输,而是以劝导方式让对方自行生长出我们所要的论点。而进一步说,说服不只用在外界,也可用于自身,很多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课程,其实就是说服技巧的一种延伸。
谈判:权力在双方
谈判偏重“协调”,也就是在双方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双方,在可冲突、能冲突的情况下去选择合作,并且尽量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进一步说,谈判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比拼彼此的筹码,而是希望能够透过博弈建立双方的信任,汇集双方的思考,进一步创造彼此的筹码,避免零和博弈。
演讲:权力的形成
演讲偏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自在、得体、有逻辑地向一般听众进行陈述。这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身份、传递个人特色的最基本素养。演讲具有激励、告之、礼仪、娱乐等多种功能,但不变的特质是向中立听众系统地、不受干扰地进行陈述。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我们站在舞台中心,不但要在形式上成为关注的焦点,还要在事实上成为控制全场的枢纽。克服怯场已经很难,让听众全程不走神,还要引导他们走向我们预设的方向,更是一种考验。因此,演讲是说话能力最外在的展现,能够最鲜明、最突出地检验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也是人们练习得最多的话术专项。
辩论:权力在他方
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但是由于双方都无权决定胜负,所以其实是在共同争取中立的第三方。好的辩论并非源于好斗的低劣本能,而是基于高等教育所倡导的批判性思维方法。未经辩论的思想不值得接受,未经辩论的政策不应该推行,是现代社会在观念和实践方面的通行原则。
沟通 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
沟通就是使原本不相通的事物变得相通。是的,人与人之间本是不相连的个体。你我之间那与众不同的生命经验、禀赋习性、生活背景,将彼此造就成了一个个口径、深浅、形状都不相同的容器。
承上启下的工具性沟通
为自己赢得表达的时间
常用句型
请先给我一分钟好吗?保证不耽误您时间。 关于这件事,如果您不给我时间解释,那就是逼着我说谎话了。这事很复杂,你想知道详情吗
传递坏消息的分寸与技巧 误区:怕被骂,所以言行失当
小诀窍:专业、善意与陪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教导大家要有人情味一点,但是在传递坏消息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展示出的应该是一种中立的姿态,既不过分亲热,又不过分冷漠,才能做到既准确忠实地传递消息,又不会进一步刺激到接收方的情绪。
为身份 、职业使然的一个传递渠道而已。要专业而不要同情,要善意而不要愧疚,要陪伴而不要主动安慰。但是如果这事本身就是你的错,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个时候,你应当做的第一步是先学会如何道歉。
我来说明一下,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我很遗憾,情况并不乐观…… 有任何疑问你都可以问我,我会告诉你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
破解初次见面的尴尬 误区:没话题?聊隐私 小诀窍:聊名字
和对方聊名字时,有一点必须切记,那就是千万不要说出“这个名字很常见”“啊,我认识一个人,也叫这个名”之类的话。因为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除非对方主动提到“我跟那个名人同名,也叫黄磊”之类的话,否则我们都应该避免去稀释对方的独特性。
您这个名字很少见,别人应该一听就很难忘吧?老师点名的时候是不是总逃不掉? 您父母应该很有文化,才会取这样的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 哈哈,您这个名字,是不是常被人读错?
用聊八卦拉近距离 误区:聊天,完全不能涉及私生活 小诀窍:不给对方施加压力
既然有时候我们必须涉及私生活才能聊得热络,而涉及隐私又容易招人反感,那么这类问题究竟应该怎么聊呢?换言之,如何正确地八卦呢?其实,把刚才说过的这些误区倒过来想一想就会发现,不给对方施加压力是最根本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注意事项。注意1:不要索取信息,而要分享态度注意2:抛砖引玉,以自我揭短的方式向对方抛出话题注意3:把问题抛给在场的所有人,而不是特意面向某个人总之,聊八卦时应以不给对方压力为大原则,做到不索要信息、不炫耀自己、不具体针对,才能既拉近关系,又避免冒犯。
“自我揭短”,不是要你说谎话,这种行为,日后一旦被抓到,会留下极坏的风评。同时,揭短也并不意味着抱怨,它的意思是要你在同一个现实中(比如男朋友送包包)分享出不同的感受面(他也只懂送包包),好让旁人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也是有亮点、能炫耀的(我男朋友虽然没送包包,但会每天陪我聊天)。
委婉礼貌地拒绝对方 误区:想借钱?借多少? 小诀窍:别关心金额,先关心原因
遇到亲友借钱,第一步,一定不是先关心“借多少”,而是先关心“为什么”。唯有这样,才能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掌握这场谈话的主动权。别忘了,借钱时给我们一个合适的理由是对方的义务。而先问原因,一方面显得咱们重情重义,关心对方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把压力转嫁到对方的身上,更容易采取下一步的举动。而探听清楚原因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对方的原因给出一个不借的相似理由。这个诀窍的巧妙之处在于:当对方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向你借钱时,对方一定会觉得这个理由本身很有说服力,他人无法拒绝,而用同样的理由来拒绝对方时,他也同样没办法再接着纠缠,或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希望你做好心理建设,借钱给人从来都不是义务,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肯学习好好说话,把拒绝的话说得好听些,已经是在额外付出了。
冲突时不要寻求结论与解答
冲突时不要寻求结论与解答与说服、辩论、谈判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冲突沟通中,我们在意的并不是寻求一个具体的结论或问题的解答,而是借由冲突的发生宣泄压抑的情绪、表达自我的感受,以及促进双方的理解。换言之,从沟通的角度来看,冲突并不是一个我们需要刻意回避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与人在相处当中必然会产生,且用以表达自我存在感的过程
人际冲突预防为主 误区:意识不到“两个版本”的存在 小诀窍:感受的预防针
人际冲突预防为主 误区:意识不到“两个版本”的存在 小诀窍:感受的预防针
感受的预防针”的用途,是让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不至于让对方过度防卫而引发不必要的反弹。但打这种预防针的目的并不是要我们隐藏自己的感受,所以,在使用时也一定要注意将后半段清楚、直白地表达出来;否则,虽然没有爆发矛盾,但问题也无法得到沟通。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有这种感觉…… 你知道我这个人其实有点作(敏感或容易受伤),不过我确实感觉到……
怎样说话不得罪人 误区:我又没说啥,你干吗生气?
得罪人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未必非得起了正面冲突、口出恶言才会得罪人,很多时候,我们即便心里并没有什么恶意,但表达上和思路上出了问题,还是会让人觉得不舒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三种暗示最容易让人觉得不舒服:暗示1:想表示关心,在别人听起来却是指手画脚。暗示2:想表示安慰,在别人听起来反而是漠不关心暗示3:想表示委婉礼貌,别人听起来却是暗藏心机
小诀窍:焦点放在“人”身上
“好口才”其实都是来自“好用心”。至于那些懒得用心的人,在撞碎别人玻璃心的同时也被玻璃割得满身伤,这就实在怪不了人啦!
你这样做让我…… 我认为你做得真的很好,只不过这件事情…… 你好,我有件事情想找你帮忙,事情是这样的……打扰了!
承认自身情绪,引导他人情绪
承认自身情绪,引导他人情绪很多人以为,沟通就是“讲道理”,其实能沟通的远远不止道理,情绪反而才是沟通时要处理的主要内容。又有人认为,所谓情绪沟通,就是要让自己或者他人的心情变好,其实没这么简单。情绪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它没有所谓的“好”或“坏”。情绪沟通,也不是要强行压制一方推崇另一方,而是要在沟通中察觉到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勇于面对自己所处的情绪,并知道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
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 误区:有情绪?我否认! 小诀窍:情绪的反应要可预测
情绪沟通是要慢慢建立信任度的。如果你每次说出“我现在想发泄一下”后,大家只要配合,等你情绪过了,就能恢复正常,并对朋友之前的包容表示感激,那么久而久之,旁人就会相信你是个虽有情绪,但却能自控的人。
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再这样我可要生气啦。 我不开心,我需要听你说一些好话! 我现在正在气头上,不想听什么大道理,就算是天大的事也等我消了气再说!
怎样面对他人的暴怒 误区:不会合理引导别人 小诀窍:隔离、同理与拦截
给自己做心理隔离使用同理心句型拦截人身攻击
我很理解您,换作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生气。 我有不同意见(或“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说,不过这不是重点”
如何向老板提加薪 误区:乞求派与威胁派 小诀窍:用确认标准获取主动
第一步:确认加薪标准这是这套谈判话术里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大大方方地和老板讨论自己的工作表现第三步:带着老板“想象未来”谈加薪的时候,很多员工只是把重点放在自己过去有多拼、成绩有多好上,但说实话,对老板来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老板真正关心的是他的这笔钱投入了,未来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回报。因此,这一步就是给他一个未来。简单来说,我们要让老板觉得在这么多下属中,老板选择给你加薪,是公司对未来最值得的投资
在这场谈判中,不要把加薪当成唯一的目标。就算在这场谈判中没能顺利加薪,但我们至少已经知道了老板的加薪标准,也得到了老板事实上的口头承诺,即只要达到标准,我们就能够加薪。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收获。
突破惯性思维进行出价
突破惯性思维进行出价所有谈判,讨论的都是条件,而什么时候、由谁、用什么样的理由、以什么方式、提出怎么样的条件,几乎构成了所有谈判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而且有效的提条件的方式。
先发制人的定锚效应 误区:开价应当后发制人 小诀窍:率先出价抢得先机
报价的过程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果断率先出价反而能在谈判中占尽优势。具体来说,此时先出价至少可以彰显三大优势:优势1:先报价,会给对方以“赚到”的心理感受优势2:报价配以合适的方式,能够激活谈判桌上的“定锚效应”优势3:在果断先报价的一方开口后,另一方想要砍价,就必须讲出理由、给出承诺
先报价确实有助于将正常谈判锁定在你想要的价格区间内进行,但如果报价与对方心理预期差距较大,同样也容易吓跑客户。所以在报价前要充分评估对方的心理预期,也可以参照具有可比性的其他行业报价,在合理范围内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报价方案。
年轻人要敢于给自己开高价 误区:初出茅庐,不如先开低价 小诀窍:让高价为你开路
年轻人,特别是打算或者刚刚创业的年轻人,开始时应该勇于给自己开高价。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好处1:满足客户多元需求好处2:帮助年轻人建立职业自信好处3:立于不亏之地
您好,我这边的价格是…… 抱歉,可能跟您的期望有差别,但它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或“请您相信这个价格是我……的决定。”) 这样啊,那能请您跟我说说您的想法吗?
在让步中谈成交易
没有人喜欢让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要求能在谈判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但有趣的是,几乎没有人能单靠出价而谈成一笔交易,所有人都是靠着成功的让步策略来让对方点头的。
砍价中要学会“掀桌” 误区:准备不足,贸然掀桌 小诀窍:掀桌砍价三步法
在谈判中,我们如何把桌掀好呢?砍价时掀桌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表达上桌意愿,把对方也拉到谈判桌上来第二步:等对方上桌,再讲出还有不太友好的其他人也在桌上第三步:条件成熟,果断掀桌相比之下,那些一进店就问价,然后砍一半的传统做法问题在哪儿呢?第一,前戏没做足,压根儿没把对方拉到谈判桌上,这笔买卖成不成,对方根本不在乎;第二,没有设置安全网,虚拟一个第三方敌人。如果你只知道掀桌,把对方一脚踢开,当然效果不会好。掀桌的核心不在于掀桌这个行为,而在于“先把对方请上桌”和“营造一张安全网”。掌握了这两点,再配合最后的掀桌,不仅会让我们掀桌时更有威力,也能让我们失败后全身而退。
成功的掀桌策略往往能使我们在砍价时获得一定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掀了桌,就一定会成交了。一方面,如果你掀桌后开的价格或条件过于离谱,反而会让对方怀疑你的诚意;另一方面,即使对方同意让步,他的让步幅度也未必能一次达到你最初的期待。所以,摸清对方的底线,在掀桌后开出合理条件;明确自己的底线,在与对方的后续谈判中保持思路清晰,是在使用掀桌式砍价时最 需要注意的。
这个东西我真是一看就喜欢(或“我最近好像刚好需要一个”)。 唉,可惜这个月花钱实在太多了(或“不过要是买了就没钱买机票回家了啊”)。 什么?你在开玩笑吧?(或“哈哈哈,那算了。”)
子主题
演讲,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
我们站在舞台中心,不但要在形式上成为关注的焦点,还要在事实上控制全场。 五类技巧独立而又相通,在生活中各种对话场景各项能力需转化使用,才能显得游刃有余。单学沟通,会变得像兔子一样柔弱;单学说服,会变得像狐狸一样腹黑;单学谈判,会变得像鳄鱼一样冷酷;单学演讲,会变得像孔雀一样显摆;单学辩论,会变得像刺猬一样难缠。五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是掌握好好说话之道的钥匙。
我确实没有达到条件A,但是我在条件B中表现超标啊。我的B表现是不是可以补偿我缺失的那一块,让我加薪呢?如果我得到加薪,我会在项目A中投入更多精力。
你最近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我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真抱歉没法帮到你。
唉,我现在觉得找工作好像还是要找自己有兴趣的最重要,你觉得呢? 你喜欢目前的工作吗?
使用注意 首先,这招买时间,只能用于对方不给你时间,而非情势不给你时间的情况。所以当你衡量现实状况,发现紧迫的不是人,而是局势时(譬如失火了),还是要长话短说。其次,够胆买时间,你就得有底气用好买来的时间,不然你成功地引起了关注,最后没讲出什么东西来,只会失败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