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那个小城夏天火了啊。其实小城夏天还好,有和弦,有和声,词还行。但是那些辣耳朵的抖音歌曲为什么辣耳朵呢?让百态来为你解释一下抖音歌曲和流行歌曲的区别
歌曲要好听主要是编曲问题,比如周董的歌虽然和弦很土但是他的和声编写很NB啊,和声很NB这首歌就给了你一种很高级的感觉。但是抖音的人不会编曲啊…怎么办呢?就只能编个和弦就一首歌唱到底了,比如《学猫叫》,就是一个和弦唱到底,没有记忆点,高潮就没有变化,整首歌的节奏也没有变化,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听到整首歌根本没有和声。一首歌要有记忆点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比如孤勇者的高潮、水星记的高潮、起风了的高潮,记忆点够明显吧?只要我一提起这几首歌你就会想起它们的旋律。可能你就会说了:那学猫叫一提我也有记忆点啊!我也想起了它的旋律啊!别急,上面的三首歌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最后有变调,如孤勇者最后的的“你的沉默~震耳欲聋~”,水星记最后的的“要怎么探寻,要多么幸运”,起风了最后的“暖风吹起你鬓间的白发,抚平回忆留下的疤”,都有变调。但是学猫叫呢?没有,整首歌就是“我们一起学猫叫”,所以就说没有记忆点
就说国外吧,国外的编曲为什么很NB呢?因为国外的编曲节奏感很强,而且很自然的就到了高潮,音乐术语就叫做“呼吸感”,编曲N不NB就讲究一个呼吸感。整首歌的编曲切合主题,到高潮的时候没有突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到了高潮就叫“呼吸感”。呼吸感没明白的可以听一下华晨宇的《寻》,这首歌的编曲已经达到了在国外也是顶尖的水平,呼吸感极其强烈,贴合主题,歌词编写也是一绝。以前周董的歌火的时候还有人说他开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新时代,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的歌都普遍喜欢用电子合成音,基本上那个年代的歌每首歌里面都有电子合成音,所以周董的歌一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后面用乐器的人就多了。比如周传雄改用乐器写了黄昏(鼓)、寂寞沙洲冷(钢琴),邓紫棋出来了,很多流行歌手都编曲编的NB了。
至于陶喆,陶喆那个时候虽然歌很火但是火的基本上都是《爱,很简单》这种洗脑的。那个时候中国人还欣赏不来R&B。所以基本上他是零几年才开始火的。
音乐界里一首好歌主要是从节奏感、和声编写、歌词编写等等来看的,而不是说那些网络里面那些要节奏没节奏、要和声没和声的那些只是洗脑而已的网络神曲。当然在抖音上也是有那么几首好歌的,比如我从未离去(空灵),孤勇者(反抗),起风了(爱情或亲情),水星记(借水星的特点表达了暗恋的痛苦)。到这里差不多就解释清楚了,哪里看不懂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