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导图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涵盖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对重要内容做出概括。
包含新课标生物必修二全六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的重点内容梳理的思维导图
生物必修二第六章思维导图,涵盖了生物共同由来、自然选择与适应、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物种的形成、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对进化方面知识作出了概括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思维导图,涵盖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等小节,对突变和变异做出概括
生物必修二第四章思维导图,涵盖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等小节,对基因的表达过程做出概括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分离定律
选材
豌豆花是两性花,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总是高茎豌豆;子一代自交,子二代高茎比矮茎接近3:1
否定融合遗传理论: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一代中消失的性状在子二代中又出现了,说明双亲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混合
显性性状: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分离现象的解释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核心内容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子一代与隐形纯合子杂交,推测测交后代中高矮茎植株数量比应为1:1
结果:测交后代高矮茎数量比接近1:1。验证了假说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黄色圆粒。子一代自交,子二代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只看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
解释和验证
圆粒皱粒和黄色绿色分别由不同的遗传因子控制,子一代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测交实验验证,与预测结果相符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形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形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形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与应用
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遗传因子“起名”基因“,并提出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杂交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