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道德经19~27章》
这是一篇关于《道德经19~27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书籍简介、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
编辑于2022-08-29 17:08:21《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思维导图是关于论语第17章阳货和第18章微子的读书笔记分享,知识点很多,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思维导图是关于论语第17章阳货和第18章微子的读书笔记分享,知识点很多,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书籍简介
作者:老子
内容简介-《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解读
第一部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由这一段的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后人所说的反对仁义、反对孝慈,他只是提出当时社会不对劲的地方,希望当时的人慎重处理,将之归导于正途,他对春秋时代社会的批评是要绝圣弃智,因为那个时代的世局特别地动荡不安,假使我们身历其境,蒙受其害,便晓得那种痛苦,不堪消受,因此古人才会有这么一句话:宁作太平犬,莫作乱世人,乱世的人命,还不如太平盛世的鸡犬,人命危如垒卵,随时都有被毁灭的可能,如果高度的哲学智慧,是从痛苦变乱中刺激锻炼而成,代价未免太高,如果不卖弄聪明才智,百姓或许还能过上和平安静的生活,但这一需求却被一些标榜圣人、标榜智慧的才智之士搅乱了,所以他反对标榜圣人,反对卖弄世智辨聪,仁义的道理也是一样,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相互争战,彼此攻城掠地,都以仁义的美名作口号,你们要讲仁义道德,那很好,我就跟你们讲,但是你们都得按照我的吩咐来,要跪便跪,要杀便杀,反正我也可向外宣布这是为了仁义道德,仁义道德的这么用的话,那已是天下大乱,不可救药了,所以他又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社会上不需以仁义作宣传口号,越是特别强调仁义,越是尔虞我诈,毛病百出,并且,人也需抛弃自己引以为傲的聪明技巧,抛弃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那么自然不会有盗贼作奸犯科
第二部分: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一段主要讲的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者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基础做为支撑才能实现,这个基础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每个人真能以此为生活的态度,天下自然太平,见是指见地,素是指纯洁、干净,如一张白纸,丝毫不染任何颜色,人的思想观念要随时保持纯净无杂,也就是佛家禅宗的两句话:不思善,不思恶,善恶两边皆不沾,清明透彻;而朴是指未经雕刻、质地优良的原始木头,表面看来粗糙不显眼,其实佳质深藏,光华内敛,一切本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每个人的心地胸襟,应该随时怀抱这种原始天然的朴素,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自然就能做到思想纯洁无瑕,不落主观的偏见;少私是指减少私心,寡欲是指降低除了生存所需要以外的欲念,私心是扰心的,欲念是乱性的,所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才能寄天下,托天下
第二十章
原文
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e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áo)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解读
第一部分:绝学无忧,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著,人生只凭自然,如果修炼能达到这个境界,那么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自然就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
第二部分: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讲话时对人的态度,唯是诚诚恳恳的接受,阿是拍马屁的应对,不管事实对或不对,一味迎合对方的意见,用这两个字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学习真诚不佞的唯,避免虚伪造作的阿;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也许是划分不出界限的,善恶之间,很难分辨,有时我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反而会得到恶果,比如你救了一个人,但是这个人以后继续活下去的那种方式,可能会伤害到更多的人,所以善与恶的分际无法确定出一个绝对的标准;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畏与不畏是指即使你到达了道的境界,但在这个世界上,你仍有必要陪大家遵守这个世界的种种规则,避免举止怪异,惊世骇俗,就是第四章所讲到的,和其光,同其尘;不可不畏乃发自于自己内心的认识与选择,是为了利益众生而随顺众生,而不是受外在环境的制约,执著一般相对的价值标准,比如有个东西,大家都认为是黑色,这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称呼,你也就跟别人说是黑的,不必硬说是白的,否则将有麻烦,无法彼此沟通
第三部分:荒兮其未央哉!荒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沙漠一样,面积广大无边,这句话就如《易经》中的最后一卦“未济”所讲的,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没有了结之时;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熙熙二字,单就文字解释,是指太平、自然、舒适、自在,看起来很好的样子,然而,熙字是好而不好,吉中有凶,司马迁《史记》上提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看这个世上,每个人外表看来好像没怎样,平平安安活着,其实内心却有诸多痛苦,一生忙忙碌碌,为了生活争名夺利,一天混过一天,莫名其妙地活下去,好像人活着,都是为了天天都能上舞厅,天天都能坐在观光饭店顶楼的旋转厅里,高高兴兴地吃牛排大餐;又好像天天都像春天一样,到郊外登高,到处游山玩水,这样的生活真的快乐吗?真的幸福吗?因此才会有“我独泊兮其未兆”,要如一潭清水,微波不兴,澄澈到底;应该“如婴儿之未孩”,平常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婴儿般的纯洁天真;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儡儡,如同孔子在《易经》上说的:确然而不可拔,自己站在那里,顶天立地,如一座高山,不可动摇;无所归,也就是孔子所言,君子不器,不自归于任何典型,你说他是个道人,却又什么都不像,无法将他归于某一种范围,加以界定;众人皆有余,世上的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拼命的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我什么都不要,遗世而独立,好像世界上的人,都忘了我一样
第四部分:接着又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一个修道有相当体悟的人,他可以做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昭昭,就是高明的样子,一般人都想这么高人一等,相对应的修道人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给人看起来,反是平凡庸陋,毫无出奇之处;我独昏昏,同时也说明了修道人的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并且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普通人对任何小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是我倒是闷闷笨笨的,外表和光同尘,混混饨饨,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你们要聪明,就让你们去聪明,你们到处吹毛求疵,斤斤计较,但我倒是无所谓,视而不见;再者,一个修道人的胸襟也要澹兮其若海,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飂兮若无止,这种境界,要自己住在高山上,方能有所体会,飉,不是台风,而是高雅的清风,如空中大气清远徐吹
第五部分: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一般人对人生都是有目的,或求升官发财,或求长命百岁,而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就如佛家所说的随缘而遇;以及儒家所说的随遇而安,但是随缘而遇还不够,还要顽且鄙,顽,是指非常有个性,永远坚持不变,鄙,是指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让人看不起,就如民间流传已久的《济公传》,其中主角济公和尚,他时常弄些狗肉吃吃,找点烧酒喝喝,疯疯癫癫,冥顽不灵,人们都瞧他不起,但他却是最解脱、最不受限制的人,这样的境界,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也是很难做到的;才会有“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种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这乃因为自己“贵食母”,“母”字代表生我者,也就是后世禅宗说的生命本来,“贵食母”就是要死守善道,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的怀抱,也就是道的境界中去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解读
第一部分: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德是大德之意,依佛教习惯,写信给老前辈之尊称为某某大德,古代佛学从梵文翻译成中文的同义字,本来是有孔德,但因孔子姓孔,后来才将孔德改成大德,孔是大,德代表真正有道者的行为;容则指内涵的包容作用,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道;惟道是从,是指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要求自己合于道的原则,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有稍微违反道业,就如前一章讲到的“澹兮其若海”,永远包容一切,容纳细流,会归于一,没有离谱走样的情况出现,这是本章开头提出做人的大原则,也是说明修道人出世的态度,以及道是如何修法
第二部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物,千万不能用唯物来解释,因为在春秋时代,并没有所谓唯心、唯物的理论,那个时候所说的物,等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东西,是指代某一种事物;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单就字形,便可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字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根本不是颠三倒四,昏头昏脑,如果修道的结果,像喝醉酒一样,迷迷糊糊,东倒西歪,那还算修道吗?惟恍惟惚只是勉强来描述道,说它有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光明洒脱境界;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象者,境界也,在毫无边际、活活泼泼的一片光明境里,就有这么一个境界;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而且在这个光明的境界里,似乎确有这么一个东西,既非唯心,亦非唯物,而是心物一元的那个东西,修道人可以到达这种莫可名状,光明无际,也就是前一章所讲到的荒兮其未央哉的灵活自在,若虚若实的境界;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是形容其深远,冥是形容其高大,精,包含精灵、精华之意,是不可测量、不可捉摸的精神之精,真正到达窈兮冥兮的空灵境界,只要你眼神稍稍凝定几分钟,就等于常人几小时的睡眠,这是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处之精,在用法上,几乎已到达佛家所说不生不灭的境界,佛经名典《楞严经》亦云:心精圆明,含裹十方,修心养性到此等地步,可以盖天盖地,包容整个宇宙,因此它是个绝对真实的东西,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其中有信,确是实有其事,只要你从身心上,真修实证,自然能得到验证
第三部分: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它是参天地的造化之机,不生不灭,永恒存在,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称它为道;如果实悟了大道之后,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众甫等同于佛家所说的众生,当你得了真理大道之后,芸芸众生的种种习性、种种因缘,干差万别的生命状态,皆可一目了然,看得透彻,所以才会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为什么能够了解一切人的根性,就是“以此”而来,因为得了道,由这个至高无上、恍恍惚惚的道,通达变化无穷的宇宙万有,照见无涯无际的生命现象,所以才能无所不知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解读
第一部分: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曲则全,曲是指曲线,全是指处事周到,人要善于运用曲线的思维,才能在为人处事的时候面面俱到,如果个性比较直,就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容易得罪人,这样的话就不能照顾全局,所以才会有委曲求全这一说;枉则直,枉是指纠正,把歪的东西矫正过来,这里我们通过历史的一个故事来说明:晏子对曾子说: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古代的车轮,是用木头做的,车轮是圆的,可是山上的木头是直的,没有弯曲的,良匠揉之,其圆中规,好的木工,把直的木头拿来加工,一经雕凿过,这个圆刚好中规中矩,刚刚是一个圆圈,没有一点偏差,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木头的本身,虽有枯槁的地方,或者有暴节凸出来,或者是有地方凹下去,这两种情形,都是木头的缺点,可是经过木工的雕凿,经过木工的整理,它就没有这些缺点,便可发出车轮的作用,故君子慎隐揉,就是说想要做一个君子,要谨慎小心,致力学问修养,一天一天慢慢地琢磨成器,如同木工做车轮子一样,慢慢地雕凿,平常看不出效果,等到东西做成功了,效果就出来了,到这时候,才能看出成绩,这就是告诉曾子,人生的学问道德修养,不是一下做得好的,需要不断的去矫正,才能有所成就;洼则盈,低洼处才有空间,才能够装东西,就如第四章所讲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十一章所讲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敝则新,敝是指旧的,人在求新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旧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否则的话,人就会认为只要是新的就是好的,只要是新的就是自己要追求的,就会导致喜新忘旧,就会忘本,比如现在的离婚率为什么越来越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觉得新的才是好的;少则得,多则惑,欲望越少,越容易的得到得到满足,欲望越多,越不容易得到满足,就会滋生出很多烦恼;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前面的章节也提到过,一就是指道,所以得道的圣人就能够顺着道的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贵一身为天下
第二部分:不自见故明,不固执自己主观的成见,才能明白事理,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才能彰显智慧,不自伐故有功,自伐是指自我表扬,这与前面章节所讲的功成而弗居意思相近,有功劳的人爱表功,是人的常态,而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会自伐,会觉得自己没做什么贡献;不自矜故长,自矜是指傲慢,傲慢的人是很难能成功的,只有谦虚才能使成长,进步,获得成功
第三部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人之所以有祸害、有痛苦、有烦恼,就是因为想抓住点什么,如果一切都不争、都舍出去了,那自然无争,自然就争不起来,综合上面这些道理,都是为了论证曲则全这一原则,所以这不是空话,不是空理论!诚全而归之,诚字可以把它作动词用,诚诚实实的去践行曲则全的原则,才能够得上为天下之所归,众望之所属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读
第一部分:希言自然,希言是指平常较少用的名言,再深一层来讲,就如佛典所说的“不可说”之说,自然就如佛家的所讲的法尔如是,表示本来原是这样的意思,最高的道理,最高的境界,不是文字语言所能表达的,这就是希言自然的内涵,我们一般人很难理解,很难体会那种境界,只能用心去关照,也就是第一章所讲的无欲以观奇妙,有欲以观其徼
第二部分: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是指飓风,它过境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以上,最大的风速中心不过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不会整天吹的,无论多么强大的飓风,都会减弱,变得缓慢,所以才说任何飘风,都不会终朝不变的;骤雨是指夏热季节的大雷雨,大概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最多三小时,超过三小时就不得了,就可能涨大水,所以夏天的大雷雨,只是一阵,不会下一整天的;孰为此者?天地,这是什么原理呢,是谁在主宰其事呢!是天地间自然的法则,也就是道;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在中国的固有文化中,无论道家或儒家以及后来的佛家,早就知道,这个宇宙世界,有始有终,终会归于泯灭,有开天辟地的时候,就有天翻地覆,终归结束的时候,如佛家所说的成、住、坏、空,如道家所说天地尚不能久,那么人生就更不可能长久的永存,因此,人生的规律,逃不过的一个法则,必然是有生有灭的,只是人非常执着,总认为有什么事情,是能永久地把握在自己手里的,但事实上是绝对把握不住的
第三部分: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在秦汉之前的思想、学术,道与德两个字,往往是各自分开的,道、德两个字合起来做一个名词用,是秦汉以后的事,道是形而上的道,德是形而下的德,修道的人就要同于道,惟道是从,合乎天道,才能与道同行,才能做到无为;修德的人就要同于德,达到玄德的境界,才能不居功,不自伐,才能做到不争;一般人是很难做到无为,不争的,所以才会失道,叛道,掌握不住正道,才会陷入名利欲望的漩涡里,不能自拔;第四部分: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道是生育一切万灵生命之根,道是涵养万有生命之源,道不远人,知道、悟道、证道、得道,就可以洗刷一切污垢,使人的生命获得新生与永生,人之与道,如同婴儿之与慈母,母子连心,息息相通,子求母、母必应,是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德者,安身立命之本,时时合于天赋良知,明德本性,光明理智,是仁德之乐,是至善、是极乐;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失去天赋良知,失去明德至善之乐,以患得患失的物质享受为乐,人也能乐此不疲,此乐非真乐,不能长久,失去自我,怎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第四部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本章的开始就把自然现象的因果律反复说明,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中,这种变化不是我们的力量可以把握住的;因为变化的根本在于道,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体会到它呢?只有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中去体认它,才能自然证得,但是有的人虽然相信这个道理,并不能真肯实信,所以便说:信不足焉!此外大多数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个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时也不相信现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便说: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解读
第一部分:企者不立,企是指把脚尖踮起来,但是这样是难以长久立足的,即使练过功夫的人,也只能坚持短暂的时间;跨者不行,跨着大步去走路,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不能永久如此,如果故意跨大自己的步伐去行远路,那是自取颠沛之道,如果不信,且试跨大步走一二十里路看看,大步走,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因此这段是用两个动作来说明有些人好高骛远,便是自犯最大的错误,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如果把最浅近的、最基础的都没有做好,偏要向高远的方面去追求,不是自找苦吃,就是甘愿自毁
第二部分: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在第二十二章有讲到过,这四自是人类的通病,一般人的心理,大多都具有这些根本的病态,举一个现在社会上常见的例子,当我们经常到一家名餐厅宴会,这家会做菜的名厨师,在我们吃饭当中,出来打一照面,招呼贵宾的时候,我们就要向他恭维几句,或者敬他一杯酒,表示他做的菜味道好,不然的话,他就会觉得很扫兴,如果说他的菜做得天下第一好,即使他还挂着一脸的油烟,累得要死,可是心里的滋味,却舒服得很;所以老子在这里再三说明,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能反省,要自加改正
第三部分: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余食是指多余吃的,相当于一个人饭已吃饱了,再吞一口都吞不下去,但还要再吃一个大面包,这一下非得胃病不可,甚至还要去看医生!赘是指多余的形体,比如我们正常的身体,长出一个瘤子,那当然是多余的,又比如我们合掌的时候,五指就够用了,有的人长出六个指头,这就是赘指,多一个指头就麻烦,手套还要另做;物或恶之,任何一样东西,都有自然的定形,变体都是不正常的,即使是植物,过分地长出来一个多余的附件,不但自己增加负担,而且令人讨厌,何况一个平常的人呢!比如一个人已经很高明,又何必一定要别人加说一句你太高明,你是不是高明,别人慢慢自会看清楚的,假如自己天天喊我很高明,除了做广告以外,那还有什么用呢?所以有道之士,自处绝不如此,绝对没有这种心理行为,才算合于道行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读
第一部分:有物混成,这个物字,并不同于现代人所了解的物质观念的物字,而是等于现在一般口语中的东西,这个东西可指非物质的存在状况,例如精神、心理等等,也可代表物质之物,此处的物是道的同义字,这个道的内涵,包括了物质与非物质,是心物一元混合而成的,这种心物一元的思想观念源自易经,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始终在讲阴阳两个符号,以二者彼此之间的相互变化、相生相克,从中去建立宇宙观、伦理观,如果我们以阳为精神的代号,那么阴则为物质的代号,阴阳配合,心物互融,便创化衍生了从极微到至大,应有尽有、无穷无尽的有情世界与无情世界,然而心物还只是一体所现的两面,这个浑然一体的道,它是先天地而生,宇宙万有的形成与消灭,全是它的功能所起的作用,有物先天地,它本无形象,先于天地的存在,宇宙万有的本来就是它,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那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虽然与这超越一切事物的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比如等我们日常所熟悉的光与黑,明来暗去,暗来明去,明暗二者的交互转换,只是两种不同现象的轮替,那个能作明作暗的本身,并不随着明暗的变化而生灭;但是它的功能妙用,就表现在日夜明暗的来来往往之间;所谓形而上的道、本体,其实已经彻底地、无所隐藏地显现在它所创造的万象万境中,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就如佛家所讲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寂兮寥兮!寂是指绝对的清虚,清静到极点,寥是形容广大,如佛学的无量无边,这个道清虚寂静,广阔无边,没有形象声色可寻,永远看不见、摸不着;独立而不改,超越于一切万有之外,悄然自立,不动声色,不因现象界的物理变化而变化,不因物理世界的生灭而生灭;周行而不殆,它无所不在,不论物也好,心也好,都有它的存在,永远无穷无尽,遍一切处;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个东西是一切宇宙万有的根本,具足一切的可能性,实在很难用世间的语言文字来形容,所以不得已,姑且把它叫做道
第二部分:强为之名曰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也可叫做大;大曰逝,大也就是逝,逝是指永远的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逝曰远,无远弗届,四通八达,没有不及的地方,也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意思,然而就是因为道太大太远了,它遍一切处,通于古今,我们若求大、求远地去追求它,反而难以企及,搞不好还会迷失在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现象里,不能自拔,其实道就在每个人的自身上,若能反求诸己,回头自省,见道才有希望,所以逝曰远,远曰反,最远的就是最近的,最后的就是最初的,只要神志清醒清醒,好好张眼一看,天边就在目前
第三部分: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是代表人,我国传统文化始终将天、地、人三者并排共列,是因为我国传统文化最讲究人道,假如有个考试题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若以我国文化思想的观点来作答,就是周易中所讲的参赞天地之化育,人生于天地之间,忽尔数十年的生命,仿如过客,晃眼即逝,到底它的意义何在?我们这个天地,佛学叫做娑婆世界,意思是堪忍,人类生活其上,还勉勉强强过得去,是因为这个天地并不完备,有很多的缺陷,很多的问题,但是人类的智慧与能力,只要能合情合理地运用,便能创造一个圆满和谐的人生,弥补天地的缺憾,比如四季气候的变化,导致时而下雨,时而刮风,所以人才会筑屋而居,或者发明雨衣、雨伞等防御用具,这种因天地种种现象变化所作的因应与开创,就叫做参赞,因此人的智慧与能力是很伟大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将人和天地并举,称为天、地、人三才;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是代表广大的宇宙领域,在这一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最主要,而人的价值占了其中之一,这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能够参赞天地之化育,克服宇宙自然界对人存在不利的因素,在天地间开演一套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
第四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是指效法、学习,自然这两个字要分开来讲,自是指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合在一起就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所以谓之自然,人要效法大地,大地生生不息滋长了万物,而且还承载了一切万物的罪过,所以人生在世,应当效法大地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非常强调这一点,易经中的坤卦,形容大地的伟大为直、为方、为大,指出大地永远顺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大地要效法天,就是大地要不停的转动,假如大地一天不转动,哪怕只有一分一秒停止转动,我们人类和其他万有的生命都要完结,如易经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指天地的运行转动,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时时刻刻向前开创,这才是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行;天要效法道以道为其运行的依归,道法自然,道就是道,自然而然,此外再也没有一个由来,既没有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原封未动;无始无终,无前无后,不生不灭;我们人体是个小宇宙、小天地,在这个宇宙天地里,气机如何运行,血液如何流通,一切均有固定不易的法则,分秒不能勉强,不可勉强,不必勉强,如果真懂了这种道理,自己便会明白怎么来修道摄生养命,但追溯其根本仍然不外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解读
第一部分: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是轻的根源,静是躁的主宰,重和轻,静和躁,是相对的两种现象,正如我们现代有了科学知识以后,知道物质的重量是受万有引力,地心吸力的作用而来,倘若物质脱离了地心吸力,就会失去重心的作用,我们人生的肉体生命也是如此,心思高飞远举,但肉体的生命,脱离不了万有引力的作用,仍在原地不动,即使锻练体能,也只有相当的限度,不能达到想象的自由,因此才产生对生命功能超越物质世界的方术,是谓神仙丹道之学,而修炼丹道的方法,首先是从习静着手,久久习静而舍离后天躁动的习性,也正是第十六章所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静之极的不动之动,便能达到飞升得道的成果,既然如此为何在本章中又特别注重重的作用,难道说重到极点,才能轻举吗?对于这里所用的重字,可以作为重厚沉静来解释,可以与第三章所讲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就能有更好的理解
第二部分: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辎是指车上装载着行李或物件,辎重是指车子装载重量行李的统称,圣人不离辎重就是上一章节所讲的人法地的准则,我们脚下的大地负载万物,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却毫无怨言,它一直默默无言,静静前进,不断地轮转,给予所有生物生命的滋养,却不向万物索取分毫,所以生而为人,也应效法大地,要有负重载物的精神,尤其是要学圣人之道的人,更应该有为世人与众生,挑负起一切痛苦重担的心愿,不可一日背离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同时也是在告诫身负国家人民所期望的君主,领导人和官吏们,更当有如此这般的存心,才是合道的明君或良臣;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真正有道之士,到了这种境界,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比如颠沛流离中的大舜,始终以大孝于天下存心;比如大禹为治平洪水,九年在外栉风沐雨,腓无胈、胫无毛,三过其门而不入,才会后世所铭记,所称颂:大德者,必得其名,必得其位,必得其寿
第三部分: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当时的诸侯君主们却不能能明白人法地的准则,不能自知修身涵养的重要,只顾图眼前利益,为获取名利不择手段,不顾丧身失命的后果,因此不但轻轻易易失去了天下,同时也戕杀了自己;在第十三章也讲到过,要贵以身为天下,正因为有此身的存在,应该戒慎恐惧,燕然自处而游心于物欲以外,要立大业于天下,要为国家人民谋大利,才不负所生生命的价值,但可惜是当时的君主们,以及后来的君相们,大多都只图眼前的私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轻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因此老子才会发出奈何的一叹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解读
第一部分: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前一章讲到万乘之主,不以身轻天下的重点,必须有“终日行而不离辎重”的身先天下的责任感;在作为上,又须具备“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自处与处世之道,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内圣外王的境界,我们可以从这一章中找到解答,在行为品格上修道人要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然后才能在待人接物上做到“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行无辙迹是指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洁的人,不会像车辆行过道路一样,留下痕迹,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着痕迹,别人决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所以才会有这么一说:“善欲人知,便非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一个人要修道,当然是世界上最好最善的大善事,但无上大道并非人为的造作所能修得的,道本自清虚寥廓、寂灭无为的,一旦有了方法,有了境界,早已落于下乘,就如车过留痕,已有形迹可循,已非至善了;就如佛说布施必要做到三轮体空,就是说当你在布施帮助别人的时候,“施者”的我相与“受者”的他相,以及“施事”(布施行为的事实),这三种心理和行为现象都必须当下皆空,彻底不留痕迹,才能达到度过彼岸的真空正智而得大解脱的境界;善言无瑕谪是指真正话说得好,是毫无瑕疵,毫无毛病可挑剔的,随便哪一句话,都合乎情合乎理;善数不用筹策,筹是指计数用的码子,策是指计数的工具,真会算数的人,不用打算盘就能算出数来;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关楗是指开关,真正打不开的东西,是没有关楗的;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指真正会打结的人,虽不用绳子捆,但永远解不开,就如现在所说的心锁,能把人捆得牢牢的,怎么解都解不开,如果能解开就成道了,就如佛家把妄想、烦恼叫结使,这个结没有结的形状,也看不出中心在哪,一般人很难找得出来,如果能找出中心就解脱了;如何才能做到这五善,就是上一章所讲的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第二部分: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圣人之道,永远是救世救人的心愿,真正的大圣人,不抛弃任何一个人,对善人要救要度,对坏人也要救要度,而且不但要救人,并且要救物,这样的行为是谓袭明,袭是指延伸,在无形、无声、无色、不着痕迹的情况中,慢慢将光明延伸出来,天地万有的本体,永远是光明的,人们把自己光明的道遮住了,变成无明就黑暗了,袭明引申人光明的一面是至真至善之迹,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第三部分:做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做人要尊重任何一个人,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这与儒家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思想观念是相同的,所以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解释
第四部分: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真正善的人修养到达最高处,善恶两边都清净,既不思善,又不思恶,归到清净无为,自然就不需要别人去崇拜;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结合第十五章和第二十章所讲的内容就能更好的理解,真正得道的人是不显山,不露水的,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智如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