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学概论(1)
本教材从分析政治权力、国家政权、国家政体等政治学的最基本范畴人手,探讨了政府职能、政党等其他一些政治学重要范畴的产生、演变及其发展规律,进而阐述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文化、国际政治等政治现象的表现特征与一般规律。
编辑于2022-09-03 15:46:21 湖北省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
含义
研究对象
狭义
广义
研究方法
根本方法
主要方法(5)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非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解释
道德政治观
法律
管理
权谋
分配
上帝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儒
道
法
近代政治学发展 两个第一次
意大利 马基雅维利
法国 让-博丹
神学政治理论
奥古斯丁
托马斯.阿奎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 政治学的发展
新时代规划
进入新时代
主要矛盾
政治发展道路
完善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领导核心地位
执政党建设
民生方面
民主政治
法治
政治文化建设
人权
民生保障制度
社会治理制度
对外和特别行政区
国际政治和外交战略
一国两制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国家的起源
氏族起源
氏族的原始民主制
公共管理 血缘关系
全体享有
支配性力量
三次社会大分工
欧洲早期国家产生的三中基本形式
雅典
德意志
罗马
国家起源与本质
历史范畴 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工具
维护实现利益 共同体的代表自居
国家的职能
内部
政治
社会
经济
外部
组织国防,防止侵略
维护主权,领土完整
发展关系,维护利益
含义
国家历史类型
含义
中西封建制度比较
国家结构
权力结构
统治思想
更替规律
普遍性:国家由一种历史类型发展变革为另一种类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多样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社会力量构成等方面的差异
特殊性:国家在具体更替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呈现的特殊性
国家的消亡条件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才具备国家消亡的条件)
最根本: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彻底消灭阶级
工农与城乡
脑力与体力
阶级差别
人类已经实现了全面解放和发展
国家性质
含义
中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根本性质 我国的国体
中国国家性质的内涵
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
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国家权力
特征
主权
权威强制性
管辖普遍性
组织机构性
政治权利类型 5
强制
强迫
守法
自愿
国家形式内容
政体
涵义
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决定
本质和归宿
反映
国家政体分类的标准
权利归属
产生和任期方式
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
政权组织形式类型
君主制
二元
立宪
共和制
议会
总统
半总统
委员会
社会主义国家 的政权组织形式 两个第一次
公社制
苏维埃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结构形式
含义
基本类型
单一制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复合式
联邦制
邦联制
社会主义中 国的国家形式
两大特色:多民主的统一的单一制国家
没有改变单一制形式
含义
国家机构
含义
基本特点
构成
西方国家主要 国家机关及其政权
立法机关 (国会或者议会)
组织结构形式
基本组织结构
职权
立法
财政
监督
质询
专门调查
审计
行政机关
类型
总统制:美国
半总统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议会制 内阁制:英国
委员会制:瑞士
组织机构
行政领导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的办事机构
行政管理
职权
执行法律和委托立法
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
军事权
外交权
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民主制在国家组织 机构设置方面主要体现为(中国)
国家机关的组成,遵循民主原则。
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采取民主机制
国家权力的行使贯彻集中要求
政治民主
含义
基本特征
民主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
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是具体的政治范畴
民主是发展的历史范畴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制度的三大支柱
议会制度(核心)
选举制度(基础)
政党制度(关键)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含义
决定
表现
随着历史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及其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丰富内涵
政治生活民主化
经济管理民主化
社会生活民主化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相互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政治参与
含义
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和组织通过参加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经济事务和文化事务的行为
类型
个人参与和组织参与
主动和被动
直接和间接
作用
公民素质提高
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监督政治系统的运转
西方形式
投票表决
选举
合作行动
个别接触
中国形式
选举
结社
协商对话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党政机关人员与利益人员的协商
信访
民意表达
政治发展
含义
是指国家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 有利于完善和巩固政权,优化国家治理,发展人民权利,有利 于推进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政治变化及过程
理论
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政治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服务。
经济社会是政治发展的基础
政治发展的核心是政治建设
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影响政治发展的方式与途径。
动力
根本动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直接动力
社会特定时期发展的主要矛盾
改革动力
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政治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动力
外部动力
经济社会全球性交网和全球治理的发展
政治发展的途径
政治革命
以阶级为政治主体,目标在于推翻另 一个阶级统治,通过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已取代旧的政治秩序, 政治关系,政治制度的激烈政治变革。
政治改革
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团体根据社会 发展状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各 阶级阶层利益关系状况,有计划,有步骤, 有目标的改变政治关系,国家权力结构和 社会利益关系,以巩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辩证关系
政治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前提
政治发展是决定性的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何必须追求的目标
如何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生,对外,党和国家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 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
民族与宗教
民族含义
民族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称谓和自我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宗教含义
人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本 质上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民族问题
民族压迫的根源在于剥削制度
有缩小和消除由于历史原因所带来的各民族发展不平衡问题
阶级问题是民族问题得以最终解决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民族政策
保证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的平等
宗教政策
全面贯彻正确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政治文化
含义
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经过 长期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等构成的有机体系
类型
特性
狭隘型政治文化
顺从型
参与
结构
冲突
协调
混合
发展进程
传统
现代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家庭是基本载体
学校是系统机构
社会组织是重要途径
大众传媒是现代工具
根本途径
政治实践
特定政治符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
大众性
导向性
民族性
主题
政党和政党制度
政党的含义
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 由这些阶级,阶层和集团中政治最积极的成员 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通过 特定的规则采取共同行动,获取,参加和维护 政权而展开活动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基本特征
政党是阶级阶层和集团 斗争的产物
正当是由阶级阶层以及其他社会集体 中政治上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员组成。
政党有自己的组织和党规党纪
自己的政治纲领
政党与政权关系紧密
政党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划分
根据,执政的,掌握国家行政权是哪个政党划分
根据在议会中占的席位划分
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划分
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争取影响和团结群众进行政治动员
集中阶级的意志,聚合和表达利益要求
培养政治骨干
掌握行驶或影响国家权力
监督和完善政治运作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
两党制
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多党制
两极多元格局
德国和当代法国
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意大利,瑞士,芬兰和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法国
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日本
一党制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
法西斯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一党领导
前蒙古,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古巴
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国家
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领导
根本
目标路线方针政策
思想领导
灵魂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宣传武装
组织领导
保证
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
党的全面领导 总领全局,协调各方
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
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全面依法治国
法制统一和尊严
宪法实施和监督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防止党派斗争减少内耗
创立政党政治形式
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新兴政党监督机制有利于相互监督
统一战线
含义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