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教史第一章 夏、商与西周时期的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311教育综合 2022版本 中教史第一章夏、商与西周时期的教育知识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是素食主义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制度的形成
原始社会
学校的萌芽(机构非正式学校)
1. 成均(乐教)
2. 庠(养老+教育)
教育只是其中一个职能
产生条件
社会生产力提高,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
产生培养专门管理社会事务人员的需要,推动专门教育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为传播生产、生活经验创造条件
(补充)特点
目的:一致,权利平等(生产、生活需要)
内容方法:单一,言传身教
男女:平等分工
教师:没有专门人员
等级:没有阶级性
场所:生产劳动中进行
奴隶社会
一、 夏(雏形)
1. 序
王都 教射箭 奴隶主贵族
2. 校
地方 军事训练+习武 平民(乡学)
不独立
3. 教育内容
军事+宗教
4. 教育目的
培养能射能战的武士
二、 商
1. 学(学校成熟的标志)
大学
右学与瞽宗(乐教)
小学
左学(书数)
王都
教育目的
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教育内容
1. 思想政治、军事、礼乐、书数
国家管理
2. 庠
承虞舜 教养机构,养老+思想道德教育
3. 序
承夏 教养机构,军事体育教育
三、 西周
教育管理:学在官府
简介
西周时期,教育特征
含义
政治制度→只有官学,没有私学,政治机构和教育机构没有分离设立
原因
客观: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状况
特点
政教一体,官师合一
教育内容:六艺
简介:夏、商、西周时期,教育内容
内容
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
乐:艺术教育
中心
射:射箭
御:驾驭战车
书:文字读写(《史籀篇》我国最早识字课本)
数:算法
思想道德+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实用技能
文事+武备
符合礼仪规范+内心情感修养
文武兼备 诸育兼顾
西周教育特征和标志,中华文明早期辉煌
育人制度
国学(王都) 大司乐主管
入学
贵族子弟
平民中的优秀分子
等级性
时间
9年
礼乐为重,御射次之
名称
辟雍(天子)
泮宫(诸侯)
规模.等级不同
计划性(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
年龄
贵族子弟入学年龄早于平民子弟
7年
奴隶主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地方郊外) 大司徒主管
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的子弟
"乡三物"
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御,射,书,数
类型
一日乡校,一日州序,一日党庠,一日家塾
定期考察推荐,择优至司徒再国学
家庭教育
对象
贵族子弟(先家庭,再学校)
基本生活技能与习惯
初步礼仪规则
初级"数"的观念
方位、时间
男女有别(7岁起,男子学校教育,女子家庭女德教育)
计划性(按儿童年龄发展不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