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
1.语言的发展 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萌发 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语言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 性发展。语言的发展帮助幼 儿逐步发展对外部世界、对 他人和对自己的认识,对幼 儿社会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促 进作用。语言可以帮助幼儿 开展人际交往,学习建立良 性的社会关系。3.语言发展 与其他方面发展相辅相成。 幼儿的语言发展与艺术及其 他方面发展是相辅相成、密 不可分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
倾听与表达
阅读和书写准备
语言的意义:1.语言的发展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萌发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2.语言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语言的发展帮助幼儿逐步发展对外部世界、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认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开展人际交往,学习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3.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相辅相成。幼儿的语言发展与艺术及其他方面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目标三: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4岁
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4-5岁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2.在成人的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5-6岁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2.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
3.写画时姿势正确。
教育建议:(1)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 ①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用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图画的需要。 ②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③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2)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 ①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运笔技能。 ②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③提醒幼儿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目标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2.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1.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情节。
3.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教育建议:(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 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简历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②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③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④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①鼓励幼儿根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或续编故事 ②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③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①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②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目标一: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1.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3.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1.专注地阅读图书。
2.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相关内容。
3.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①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 ②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①经常抽时间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②提供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③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3)引导幼儿体会标志、文字符号的用途。 ①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的常见标志,让他们知道标志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②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如新买的玩具,把说明书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的玩法。
目标三: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4-5 岁
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5-6 岁
1.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2.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
3.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4.能根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
教育建议:(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 ①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②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③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①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 ②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等。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
目标二:愿意讲话并能清楚表达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心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 、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3.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4.讲述比较连贯。
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
3.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教育建议:(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①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 ②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③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 ④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 ①和幼儿说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②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楚地说出来。
目标一: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1. 3-4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作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2. 4-5岁
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德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
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3. 5-6岁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教育建议:(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 ①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①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 ③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 ①说话时注意语气 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 ②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1.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2.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3.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