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供应链到底管什么
这是一篇关于供应链到底管什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业务逻辑,管理逻辑,系统落地。供应链从来不是靠一个人能管好的,它横跨多个部门,牵涉多个角色,处理的是动态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批判性思维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供 应 链 到 底 管 什 么 2025.9.1 导图:郭丽
业务逻辑
供应链到底在管什么
管“需求”
谁要买
买什么
什么时候要
是不是生产要用料? 是不是项目要交付? 是不是补库存? 是不是客户定制?
管“资源”
从谁哪里买
怎么买
价格合理吗
核心是采购决策
选哪个供应商
有没有资质
要不要比价
有没有历史价格可以参考
付款方式、交期、售后谁定
买的是否划算
供的是否稳定
管“执行”
谁下单
谁收货
谁入库
谁退货
谁下的采购单?系统有没有记录? 到货了吗?和下单内容一样吗? 收了货,是不是按流程入了库? 东西错了、坏了,退了没?
如果这些环节靠微信群沟通、纸质单据走流程,那出错是迟早的事。
执行过程不闭环,责任就无法追溯,问题永远查不清。
管”库存“
东西在哪
有没有缺
有没有多
东西进来了,有没有入库? 仓库有没有定期盘点?有没有发现呆料? 同样的料,多个项目是不是重复采购了?
库存是供应链的结果,也是新的起点。
库存一乱,轻则积压浪费,重则停工断料。一线最怕的是“账面有、实际无”。
库存不是堆货的地方,而是流动控制的核心节点。
管“资金”
钱付了没
票收了没
账对得上吗
到货了就付款,但发票还没到 供应商开发票了,但货还没收 客户已经付款了,但财务没对上账
财务不只是后台的事,它要和采购、仓库密切配合,才能做到“钱货票账”一致。
资金流的混乱,最终会反映在利润流和风险暴露上。
货怎么流,流程怎么走
管理逻辑
怎么把人、货、钱管顺
人
建立协作机制,让岗位对得上流程
每条流程节点配置专属角色,避免多头操作、责任不清
使用系统权限管理,谁能看、谁能填、谁能批,一目了然
所有申请、审批、执行、确认都在系统内完成,不走线下
建立岗位职责表,作为培训和监督依据
货
建立物料闭环控制机制,让库存有账有源
从采购申请开始,每一笔“货”的流转都要有记录。
每一次物料入出库都在系统中完成,自动更新库存数量与状态
设定库存上下限,超出即触发补货/预警流程
盘点差异需要“责任确认+盈亏处理”,闭环清账
钱
建立票据与资金对账机制,让付款有据、收款可控
所有采购付款动作必须与:采购订单 + 发票 + 到货记录 三项绑定
未到票、未验收,系统自动限制付款流转
财务付款单需系统审批流,避免绕账/越级操作
配置收支看板,实时掌握:已付款项、应收款项、逾期账款、审批进度
管得顺不顺 关键看人货钱顺不顺
人怎么配合 责任怎么定
系统落地
怎么用系统把流程跑顺、人货钱管住
采购
用系统跑通“从申请到入库”
管理动作
谁提采购
买多少
为什么买
怎么比价
谁来下单
何时交货
怎么收货
对应功能模块
采购申请
采购需求池
采购询报价
采购订单
系统实施效果
每笔采购闭环在线完成,申请、比价、下单、入库都有记录
所有流程节点都有负责人,责任可溯、操作可控
避免“重复采、超预算、无记录”的常见采购风险
库存
用系统管清楚“货在哪、动了没、准不准”
库存在哪里
领料有没有记录
有没有超储
有没有呆料
其他入库/出库单
生产领料、样品试用、退库等非采购动作有据可查
库存调拨
跨仓库/项目调拨,系统自动变更存放位置
库存盘点
月度/季度盘点,支持盈亏自动生成调整单据
落地效果
实现“每一笔出入库都能追溯”,杜绝私领私拿、账实不符
出库、调拨、盘点全流程系统化,库存精度提升
后续可设置库存上下限,触发低库存预警
财务
用系统实现“钱货票账一致”
是否收到发票
是否已付款
客户是否付款
现金流是否健康
进项发票:自动挂靠采购订单,对不上账不能付款
费用报销:仓储、运输等杂费入账,明细可查
收款单:客户回款自动登记,销售账目透明
财务看板:实时查看每笔资金流入流出、应付应收一览
实施效果
没有发票不能付款、没入库不能付款成为规则
所有付款动作都能在系统中对账、查流、反查采购
财务不再靠Excel手工统计,用系统自动生成日报、月报
靠什么工具,把人、货、钱连起来,跑顺了
供应链,管的是一整套“流转逻辑”。 你得同时搞清楚三件事: 业务逻辑:货怎么流,流程怎么走; 管理逻辑:人怎么配合,责任怎么定; 系统落地:靠什么工具,把人、货、钱连起来、跑顺了。 这三套最底层的逻辑要是没捋清,系统再好也白搭,组织一忙就乱,问题永远处理不完。
供应链从来不是靠一个人能管好的,它横跨多个部门,牵涉多个角色,处理的是动态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想让它顺,不是喊一句加强协同就能见效的,关键在于理清业务逻辑、设计好管理机制、再用系统真正落地执行。 流程顺了,协作才顺;协作顺了,供应链自然就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