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音
语音,即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外部形式,是最直接地记录人的思维活动的符号体系。它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声音。 语音的物理基础主要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这也是构成语音的四要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章 语音
语音概说
一、语音
语言的物质外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三个环节:发音-传递-感知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1)声音的产生及其特征 一切声音均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有乐音和噪音之分。
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但凡声音均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
(2)语音的产生及其特征
产生:人的发音器官的振动。
特征: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
在汉语等有声调语言中是形成声调的基础
在任何语言中音高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用力大,振幅大,声音就强
它是形成英语、俄语中具有区别义作用的词 重音以及汉语中“轻声”等的基础。
用力小,振幅小,声音就弱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
振动时间持续短,声音就短
形成不少语言中长音、短音的基础
4.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第一,发音体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是 声音的四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声音的四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二) 语音的生理属性
发音器官按照功能分为
(1)动力区(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声音的发出:肺部产生的气流,通过气管,振动喉头的声带发出声音。声波经咽腔、口腔、鼻腔的共鸣得到放大、美化, 再经唇、齿、舌、牙、腭协调,不同的声音就产生了
(2)声源区(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3)调音区(共鸣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和喉腔。
肺 :肺为发音提供气流;
呼气发音和吸气发音。
声带:为发音体
共鸣腔:包括口腔、鼻腔、
口音、鼻音、鼻化音
(三) 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言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是约定俗成的。
(2)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语音单位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辅音
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m、f、d、k、zh、s 等
元音
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ɑ、o、e、i、u 等
(二) 音节
音素(或音位)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三) 声母、韵母、声调
1.声母
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有的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做“零声母”,就算是零声母音节
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
2.韵母
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元音不能作声母,元音只能作韵母或韵母的构成成分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3.声调
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
(四) 音位
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记音符号
用汉字记音
直音法:直接用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反切法: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注音。
用“注音符号”注音
即注音字母
(1)规定了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的大写、小写
(2)规定了字母的国际性的排列顺序;
(3)规定了字母的名称
用罗马拼音
(一) 汉语拼音方案
内容
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用途
1.汉字的注音工具
2.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3.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
4.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二) 国际音标
(1)特点
一个符号一个音素,一个音素一个符号
主题
子主题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的关系: 辅音和元音就是音素的发音特点进行分析后划分出来的单位。音位分析的角度和范围不同,所以这两对概念之间发生了交叉变化。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受阻与否
紧张度
气流强弱
响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