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执勤战斗条令
执勤战斗 条令:包含规范执勤战斗行动,保障执勤战斗任务的完成,完成火灾扑救、应急救援任务以及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安保勤务等等
编辑于2022-09-13 12:15:29 江西执勤战斗 条令
总则
子主题
规范执勤战斗行动,保障执勤战斗任务的完成
子主题
完成火灾扑救、应急救援任务以及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安保勤务
子主题
▉
严肃的纪律、严密的组织,准现役、准军事化标准,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快速反应的战备状态,迅速、安全地赶赴现场
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
落实议战议训议安全制度,加强对本条令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确保本条令的贯彻落实
落实议战议训议安全制度,加强对本条令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确保本条令的贯彻落实
战备制度
战备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不间断值班
消防救援局
灭火与应急救援指挥专班
总队
全勤指挥部
支队
全勤指挥部
大队
交接班
通报执勤战斗情况
明确战备任务
明确战备任务
安排执勤工作
交接待办事项
消防站
交接班
通报执勤战斗情况
调整执勤力量
检查、测试和清点装备
安排执勤工作
六熟悉
交通道路、消防水源情况;
重点单位的数量、分类和分布情况;
重点单位建筑结构和使用情况;
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情况;
重点单位内部消防设施和消防组织情况;
主要灾害事故的类型、安全风险和处置对策、基本程序、安全防范措施。
战备教育
消防员退出期间
重大节日
重要活动
季节性灾害
其他特殊情况时
灭火救援装备管理
战备检查制度
战备教育
人员在岗
装备状态
通信联络
战勤保障等执勤战斗准备
战备职责
总队、支队领导
灭火救援指挥部
指挥中心
政治部
后勤装备、战勤保障等处(科)
子主题防火监督、火调技术等处(科)
新闻宣传等处(科)
全勤指挥部
指挥长
指挥助理
通信助理
保障助理
政宣助理
信息助理
大队值班领导
站值班领导
站长助理
战斗班长
战斗员
通信员
驾驶员
安全员
供水员
搜救犬训导员
战备等级
经常性战备
全勤指挥部和各级值班领导及值班、执勤人员在岗在位
执勤战斗装备完整好用
随时做好灭火与应急救援出动准备
队伍所有人员保持通信畅通
二级战备
进行战备动员,通报情况任务,研究制定执勤作战方案
各级首长和值班人员在岗在位,总队、支队全勤指挥部成员集中值班,指挥长在指挥中心值守待命
停止批准休假,严格控制人员外出,总队、支队机关现有指战员95%的人员在辖区待命,大队、消防救援站现有执勤人员在岗在位率不得低于95%;
责令专人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及时对灾情、任务进行分析评估
根据需要调整执勤人员,充实一线执勤力量,落实各项执勤战斗保障
必要时派出力量在重点区域执勤
一级战备
进行临战动员,通报形势任务,研究制定执勤作战实施方案
所有指战员停止探亲休假和外出及节假日休息,召回在外人员,各级首长和各类执勤人员全部在岗在位
立即调整人员、车辆,充实加强一线和重点地区执勤力量,各项执勤战斗保障到位;
总队、支队值班领导、指挥长在指挥中心值守,消防救援站人员视情着战斗服装待命
根据需要派出力量进入重要场所现场监护
执勤战斗预案
立足辖区、着眼实战,加强执勤战斗预案制定工作
着眼最大、最难、最危险、最复杂、最不利情况
跨区域灭火与应急救援预案、灭火与应急救援类型预案、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和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安保勤务预案
开展实战拉动和实战演练,及时修订预案,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总队每年、支队每季度、大队每月对所属队伍执勤战斗预案制定工作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应急响应与组织指挥
与应急、气象、地震、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和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及时接收和共享各类灾情预警信息
开展风险评估,按照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根据需要制定防范应对方案,视情调整战备等级
根据需要调整战备力量,调配装备物资,视情在可能受灾情威胁的重要保卫对象、重点区域实施前置备勤,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接警调度
规范接警用语,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要求,应当及时受理各类灾害事故报警
迅速准确受理报警,问清灾情要素
迅速调派力量,及时上报情况
根据需要和指挥员的命令通知有关部门和专家
加强首批出动力量,及时启动执勤战斗预案,并通知值班领导或者全勤指挥部遂行作战
有人员被困、现场灾情复杂或较大的灾害事故,及时通知总队、支队值班领导和全勤指挥部人员及时到场指挥;
全程跟踪灾害事故现场情况,收集、汇总、分析、报送警情和灾情信息
接到重大灾害事故预警或跨区域增援命令后
启动预案
力量集结投送
装备物资调用
应急通信保障
前置救援力量值守待命
组织指挥
防救援局、总队、支队、大队、消防救援站、班六个层级
迅速调集作战和保障力量,启动指挥决策系统,侦察掌握现场情况,制定作战方案,部署作战任务,指挥战斗行动,落实战勤保障
统一指挥,逐级指挥
独立作战
队伍内部协同作战
与其他队伍协同作战
成立现场作战指挥部
作战指挥组
通信联络组
技术专家组
政工宣传组
战勤保障组
信息组
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
出动
接到火灾及其职责任务范围内的报警或者出动命令时
上级消防部门检查执勤战备情况,发出出动命令时
其他需要立即出动的情况
接到本辖区以外的报警或者增援请求时
向上级报告,按照命令出动
情况紧急时,可以边出动边报告
接到邻国(地区)、使(领)馆、外籍船舶、军事管理区等特殊区域报警或者救援请求时
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和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待批准后按照相关规定、协议处理
按规定着装、迅速出动,首车驶出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分钟。消防救援站值班领导应当检查登车情况,并随首车出动
迅速、准确、安全地赶赴灾害事故现场
途中应当注意观察并了解灾害事故现场的情况
两个以上支队、大队、消防救援站处置同一起灾害事故或发生有人员被困、现场灾情复杂、较大的灾害事故时,
上一级全勤指挥部或者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应当立即出动
火灾扑救
灭火战斗
先控制、后消灭
集中兵力、准确迅速
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火情侦察
外部观察
询问知情人
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侦察监控
深入内部侦察、仪器探测等方法进行
战斗展开
准备展开
预先展开
全面展开
灭火力量部署
有人员受到火势威胁的地点及抢救、疏散的路线
重要物资受到火势威胁的部位
火势蔓延方向以及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部位
参战力量实施内攻救人灭火的部位
毗邻建筑受到火势威胁的部位
抢救人员
利用的救生装备进行施救
采取排烟、防毒、射水等措施,减少烟雾、毒气、火势对被困人员的威胁
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防止跳楼或者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
进入燃烧区抢救被困人员时,应当仔细搜索各个部位,做好标记和记录,防止遗漏和重复搜索
对遇难人员也应当及时搜寻、妥善保护、做好移交
疏散和保护物资
排烟措施
破拆
供水
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力争快速不间断
使用灭火剂
安全防护
火灾扑灭后
全面、细致地检查火场
撤离火场时,应当清点人数,整理装备
归队后,应当迅速补充油料、器材和灭火剂,调整执勤力量,恢复战备状态
应急救援
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地震、洪涝
台风、山体滑坡
泥石流、森林草原火灾
重大环境污染等自然灾害
与气象、地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保持联系
派出前突力量赶赴灾害现场,开展灾情侦察,实施救援,建立通信联络,报告灾情信息,上传现场图像
侦察、检测
现场安全防护
现场警戒
救人行动
排除险情
洗消
保护物资
风险评估
清点人数,整理装备
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安保勤务
任务类别
重要外事活动
国际大型活动
全国重要会议
全国性大型活动
其他需要现场消防安保勤务的重要活动
工作程序
成立现场消防安全保卫指挥机构,派员参与政府安全保卫指挥部,掌握重大活动的性质、规模和危险性,领受消防安全保卫任务
开展实地调研,熟悉重大活动以及场地的基本情况,制定现场消防安保勤务预案
组织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或者参加综合协同演练
在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派出力量实施前置备勤、现场执勤,并做好跨区域灭火救援增援准备
工作要求
必须对执勤人员进行勤务教育和培训
根据保卫任务,落实现场保卫车辆、装备,搭建指挥通信系统,做好执勤力量饮食、生活、医疗、物资、器材等保障工作;
执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发现问题迅速、妥善处理
执勤人员应当举止端庄,严守纪律,依法文明执勤
执勤人员进入现场执勤后、撤离前应当向有关方面负责人报告情况,认真做好与其他执勤力量的协同配合
信息报送
准确、全面规范、逐级上报
日常执勤战斗信息上报由值班领导负责签发。现场执勤战斗信息报送由现场最高指挥员负责并报指挥中心
接警情况、力量出动、现场情况、作战行动、灾情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
战勤保障
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物资保障与技术保障相统筹的原则
制定战勤保障预案,定期开展训练演练
制定现场生活保障方案
利用当地各方面的卫勤保障资源
充分发挥装备技术服务队、生产厂家、社会装备维保企业的技术优势
战评与总结
发扬民主,实事求
简要战评、专题战评和集中战评
消防救援站、大队、支队、总队、消防救援局五个层次
战评内容
警情受理、力量调度、出动情况、灾情跟踪、辅助决策、信息报送等情况
灾情的发展变化、作战方案以及采取的战术技术措施情况
各环节的组织指挥、战斗行动、安全防护、协同作战、通信联络和战勤保障情况
作战安全规程、要则执行情况,安全员(助理)、紧急救助小组设立和履职情况
装备运用和作战效能,建筑消防设施实战应用情况
现场纪律、战斗作风与完成任务情况
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加强的措施
察看现场、观看录像、介绍情况、提问答疑、分析点评、总结讲评的程序进行
大队(消防救援站)、支队、总队应当分别在战斗结束后5日、10日、15日内开展战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