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思维导图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作者为(美)特奥.康普诺利,值得一读。
编辑于2018-12-29 02:56:38《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思维导图笔记
第一章 关于大脑的惊人真相
1600亿个细胞与万亿条连接
800亿个神经元,10000种不同类型,800亿个神经胶原细胞, 每个神经元与其他1000-200000个神经元彼此相连,大脑随时随地有10万亿条连接,相当于一台超超超超级计算机。
层层递进的网络
大脑里满是彼此连接的网络,有极强的容错能力。
连接全身每一个细胞的“身体脑”
反应极其迅速的神经系统
①书中有许多我们不需要的知识,不必浪费时间
②价值与读书多少无关,关键于精,能在实际中应用
③即便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有一丁点的作用, 也远大于书本的购买价值。
反应较慢的内分泌系统
①读书不是照搬作者的知识体系
②不必非必须不,需要具体内容具体选择 。
免疫系统
每个人的大脑都彼此相连
“镜像神经元”连接彼此。
第十六章 ABC模式:如何把坏习惯变成好习惯
警告:改变初期会带来更多压力
除非你自己改变态度,否则什么技巧都没用
光靠意志力是不够的
ABC分析与ABC日志
A前因、B行为、C后果
要改变习惯,必须探究背后的原因及带来的奖励
改变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写日志是好方法
自我奖励和惩罚
反思和提醒
第三章 思考脑:不能一心二用
惊人真相:思考脑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由于不断切换,你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①把书本当做权威,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从材料中找到答案;
②为了考试,为了拿到证书而读书;
③把书籍阅读数量直接视为收获,崇拜获得各种竞赛奖项的人;
④瞧不起致用类的书籍;
⑤睡觉和起床不够早,玩手机较多。
给思考脑足够时间
①判断学习的目标、读书的类型
②把知识类书籍当作老师;兴趣类书籍当作导游;致用类书籍当作医生;
④不对书本负责,只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身能力;
⑤拥抱新知,到会辨别而信,并整理分析接收到的信息,能够经常追问和反思。
多任务并行的“神话”
拥有最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教会别人而深刻掌握某个知识, 他们是身边人的福音,说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积累竞争的职场中最稀缺的人才。
第四章 反射脑:总喜欢抄捷径
先天捷径:偏见
锚定偏见:先入为主
替代性诱导
可用性偏见:大大高估栩栩如生事情发生率
光环效应:高估成功人士的能力
美丽偏见
熟悉度偏见
从众偏见
事后聪明偏见
怀旧偏见
内省偏见或乐观偏见: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证实性偏见和选择性感知
刻板印象
损失厌恶
结果偏见
购后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
观察者偏见
欺骗性偏见
赌徒偏见
后天捷径:习惯
通过大量练习,行为和推理过程可以从思考脑转移成反射脑,变成无意识的反射、直觉和习惯。
理解、研究和改变习惯,用ABC模型,A前因,B行为,C后果
警惕你的直觉
快速阅读并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整理为I便签, 贴在书籍当页;将这块知识与自己切身的经历相对照,并写成A1便签, 贴在I便签旁边;最后要产出A2便签,也就是自己通过I知识, 想要做的改变,还有未来的规划和行动记录下来,贴在冰箱上, 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做到。
疯子的护栏
外部护栏:价值判断、界限设置、行为守则
内心护栏:价值观、道德
情绪: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奇妙组合
比如附会旧知,泛泛而谈,决心泛滥和感慨万千。 因此需要实际锻炼,通过调整和磨合,以熟练掌握对便签的使用。
第五章 存储脑:至关重要的放松
思考脑休息,存储脑工作
定时放空大脑,让存储脑高效工作。
睡眠期间是富有创意的存储脑的黄金时段。
信息>知识,知识包含于信息,知识的内容是有“前因后果” 和“适用边界”,在判断一项知识的时候,可以使用这8个字 去判断这个知识的价值,懂得取舍,并可以过滤掉没有价值 的知识。便签可以帮助辨别。
第六章 如何在扁平的世界深入思考
扁平世界:信息泛滥而廉价、思考罕见而珍贵
深入阅读是思考不可或缺的前提
①系统化的信息不一定比碎片化的更有价值
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定更好 ;
③即的知识和书籍中的知识体系并非同一回事 ;
④看书不一定就比看手机更容易构件自己体系。
真正的对话对思考至关重要
对话的第一层面:闲聊
对话的第二层面:讨论
对话的第三层面:综合彼此看法,创造新的意义
分散注意力的罪魁祸首:干扰
第七章 1号锁链:随时在线
信息超载
泛滥的信息使人不堪重负。
决策疲劳
疲劳缺乏能量使决策能力大大降低。
“疯狂”的创意
充分休息,放空大脑,仓储生产力惊人。
济济一堂的孤独
随时在线让我妈轻松地保持联系,同时又阻碍了真正的对话和深入的关系。
第八章 2号锁链:多任务并行
多任务并行可能带来严重危险
开车打电话事故风险上升8倍,发短信上升23倍。
最愚蠢的多任务并行
学会离线和批量处理
第二章 果壳里的三种脑
慢而成熟的思考脑
负责有意思的思考、逻辑、分析、综合考量、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做出预判、回顾过去和深度思考。
思考脑运转速度很慢,需要持续投入注意力,保持专注,会消耗大量能量,容易疲劳。
负责有意思的思考、逻辑、分析、综合考量、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做出预判、回顾过去和深度思考。 思考脑运转速度很慢,需要持续投入注意力,保持专注,会消耗大量能量,容易疲劳。思考脑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
思考脑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
快而原始的反射脑
反射脑速度很快,处理问题完全是自发、无意识的。称作“刺激驱动系统”。
凭感官反应,完全是被动的。
能够同时处理多个输入信号,消耗能量不多,快如闪电。
情感网络也属于反射脑。
时刻等待空闲的存储脑
存储脑为思考脑服务,思考脑和存储脑保持平衡,一个激活,另一个就休息。
第十章 4号锁链:睡眠不足
“昼夜节律钟”
清醒-睡眠机制和大脑的修复都是非常重要的脑功能
时间循环周期为24小时11分钟
光线会严重影响生物钟的功能
蓝光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浅睡眠与深睡眠同样重要
浅睡眠-“眼快动睡眠”:处理情绪性记忆
慢波深度睡眠对身体修复和长期记忆存储至关重要
远非记忆力变差这么简单
没有充足的睡眠大脑变成乱糟糟的图书馆
智商(IQ)、情商(EQ)、社商(SQ)削弱
灵光一闪时刻
一整夜的好睡能显著提高记忆力、创造力
云雀、夜猫子和最容易受伤的“伪夜猫子”
清晨偏于分析的左脑反应较快,晚上负责联想的右脑更活跃
第十一章 离线思考为何如此困难?
我们是天生的条件动物
巴普洛夫反射-条件反射
我们天生热爱眼下的满足
我们天生容易养成习惯
我们天生倾向于快速反应
反射在自然情况下能战胜思考
我们天生对危险十分敏感
我们天生好奇
我们天生热爱兴奋感
鸦片成瘾-快乐性成瘾
多巴胺成瘾-兴奋性成瘾
我们天生追求确定性
我们天生需要归属感
我们常常被相当神经质的感觉驱动
第十二章 1号解锁秘诀:离线思考
尊重和支持那些定期离线的人
别指望员工随时在线
第十三章 2号解锁秘诀:批量处理
艾森豪威尔原理
紧急而重要的事马上做
重要不紧急的事有计划的做
紧急不重要的事他人做
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不做
帕累托法则
20/80法则
递进帕累托法则
快乐帕累托法则
批量处理
一次完成一个任务
密切相关的任务划分同一批次
不相关、邮件、琐事一个批次
准备好在家批量处理
日程表安排批量处理时间
每次处理完好好休息
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任务
从根源上消除多任务并行
如何打败邮件怪兽
第十四章 3号解锁秘诀:恢复正常睡眠模式
设定两个就寝闹钟
离线闹钟: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彻底离线
睡觉闹钟
如何戒除安眠药
找回健康的睡眠模式
恢复生物钟
提前离线
多运动
防蓝光
警惕小睡
小睡勿超过20分钟
如何科学应对时差
如何更好应对倒班
第十五章 4号解锁秘诀: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合理安排任务,消除慢性压力
如何提高耐压能力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迹象、征兆和警告信号
如何恢复压力平衡
要求别太高
给予一定资源
给予必要的支持
让工作变得可控、可预测
安排休息恢复时间
警惕早期警告信号
第九章 3号锁链:低水平压力
压力源自你的想法
激发压力反应的通常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想法。
随时在线会带来低压力水平
随时在线的长期低压力水平,造成持续的紧张状态,严重影响身体能力的恢复。
人体工学指南
不要把笔记本放膝盖上使用
请勿过度使用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