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太平天国运动
这是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两大政治纲领等。
这是一个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
鸦片战争知识思维导图,包括: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本课启示、鸦片战争的意义、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爆发
原因
外因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根本原因)
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诱因(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不断
背景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时间线
1843年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1851年 永安建制
发展
人物
洪秀全
天王(万岁)
杨秀清
东王(九千岁)
萧朝贵
西王(八千岁)
冯玉山
南王(七千岁)
韦昌辉
北王(六千岁)
石达开
翼王(五千岁)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 攻占南京,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1853年 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结果
北伐军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全盛
影响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转折
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影响(意义)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提拔
中兴(陈李中兴)
目的
改变不良局面
内容
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重建领导核心
失败
1860年
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
陈玉成被俘就义
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 李鸿章率领的淮军抵抗和反馈
1864年夏
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两大政治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思想
平均主义思想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积极
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农民阶级的产物
无法实现的原因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水平
《资政新篇》
核心内容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地位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符合历史潮流
没有反映农民愿望,缺乏社会基础
不是农民阶级的产物/资产阶级的产物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 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原因
直接原因
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大型反封建起义,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共同点
进步性和空想性
都未能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