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报任安书(节选)结构导图,包含重点字词,重点段落详解等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10-22 20:28:00报任安书 (节选) 司马迁
1
书信格式语,恭敬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
任安来信的目的 未及时回信的原因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引出下文
3
提出生死观和荣辱观
通过叙述身受腐刑及受辱的情形,抒发悲愤之情 列举杰出人物表明受辱乃人生常态,为隐忍苟活找依据 受辱后再自杀保节,失去意义;统治者轻贱士人的态度,自杀保节也没有意义
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 要自己选择。
生 死 观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叙述身世卑微, 职业低贱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命如蝼蚁草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提出生死观
荣 辱 观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列举各种受辱, 强调自己所受之辱是最下等的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提出士人的荣辱观 ①士节不可不勉励,洁身自好 ②士…定计于鲜也,自裁保节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铺陈自己获罪受辱的情形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列举杰出人物受辱乃人生常态, 受辱,不足为怪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受辱后再自杀,已失去意义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以“古人”影射汉武帝轻贱士人,自杀没有意义
4
以生死的选择揭示苟活的原因
文采不表于后 为了完成《史记》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苟活不是因为 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强调生死观:勇者不必死节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表明隐忍苟活的原因
5
隐忍苟活的目的:以文明志
继承发扬古代学者传统, 历经苦难,发愤著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6
介绍《史记》体例、宗旨等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史记》体例、规模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写作《史记》的宗旨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重申隐忍苟活的原因 写作《史记》的目的
7
说明无心“推贤进士”的苦衷
照应开头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再次强调腐刑之辱, 抒发悲愤之情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重申隐忍苟活的原因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申述无力“推贤进士”的苦衷
8
书信格式语,恭敬
谨再拜。
作者在任安临刑前,以庄重、恭谨的态度,郑重其事地给其回信,体现了作者高贵的品格
结构导图
一
回信致歉,不能“推贤进士”
二
不自杀的原因
伏法受诛,气节不显
士不可辱,自杀宜早
为使文采表于后世
三
苟活目的
非常之人,论书舒愤
完成《史记》,传之其人
四
结尾:悲愤心情,再陈无心“推贤进士”苦衷
首 书 尾 信 呼 文 应 体
重点字词
2
足下 者 以 意气 望 相 师 也 陋 阙然 报 过
3
所 畜 流俗 轻 假令 死节 比 以为 素 固 于 用 趋 诎 关 被 婴 槛 而 定计于鲜 交 圜墙 枪 徒吏 以 曷 于 衣 罔 尘埃 安 审 绳墨 陵迟 引节 远 所以 殆
4
念 顾 于 视 焉 颇 缧绁 臧获 所以 粪土 恨 没 文采
5
摩 倜傥 非常 称 盖 厄 乃 厥 迁 发愤 论 空文
6
窃 失 稽 兹 凡 究 际 就 愠色 诚 邑 责 俗人
7
下流 以 口语 为…所 闺阁 狂惑 无乃……乎 雕琢 要之
3
生 死 观
1
叙述身份卑微,职业低贱
2
命如蝼蚁草芥
3
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自己选择。
荣 辱 观
4
列举各种受辱
自己受到最下等的侮辱,抒发悲愤之情
5
士人的荣辱观:(1)士节不可不勉励 (2)士……定计于鲜也
(1)洁身自好(2)自裁保节
6
铺陈自己受辱后的情形
表达悲愤之情
7
列举历史人物的受辱情形
杰出人物受辱乃人生常态, 为自己忍辱苟活找依据
8
没有在受到羞辱自杀,已受辱再自杀,已经迟了
自杀没有什么意义了
9
“古人”重视“大夫”(士)的尊严
汉武帝轻贱士人,自杀没有意义
第三节
生 死 观
1
叙述身份卑微,职业低贱
2
命如蝼蚁草芥
3
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自己选择。
荣 辱 观
4
列举各种受辱
自己受到最下等的侮辱,抒发悲愤之情
5
士人的荣辱观:1.士节不可不勉励 2.士……定计于鲜也
1.洁身自好2.自裁保节
6
铺陈自己受辱后的情形
表达悲愤之情
7
列举历史人物的受辱情形
杰出人物受辱乃人生常态, 为自己忍辱苟活找依据
8
没有在受到羞辱自杀,已受辱再自杀,已经迟了
自杀没有什么意义了
9
“古人”重视“大夫”(士)的尊严
汉武帝轻贱士人,自杀没有意义
思路分析: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后果:我的死是无足轻重的。命如蝼蚁草芥,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自己选择。 (4)然后,摆出士人对于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身时,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举出古代周文王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有可能受辱,受辱是人生常事,不足为奇。那么,没有在受到羞辱自杀,已受辱再自杀,已经迟了,自杀没有什么意义了。以此引出下文:阐述自己受辱后不自杀 的原因 。
第三节 探讨人生价值 为隐忍苟活找依据
身世、职业,死无意义 提出生死观
列举受辱,突出腐刑的不可忍受!
士人的荣辱观 铺陈自己受辱的情形
列举历史人物的受辱情形, 为自己忍辱苟活找依据
士人若欲死节,当在受辱前自杀 “古人”重视士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