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这是一篇关于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的思维导图,阐述了竞争者分析,确定竞争对象与战略原则,市场领导者战略,市场挑战者战略,市场追随者与市场利基者战略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决定性因素。适合分析竞争性市场营销的小伙伴~
编辑于2022-09-27 20:44:53 福建省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竞争者分析
识别竞争者
企业应有长远的眼光,从行业结构和业务范围的角度 识别竞争者
行业竞争观念
行业是一组提供一种或一类密切代替产品的相互竞争的企业群,行业 动态首先决定于供应和需求的基本状况,供求会影响行业结构,行业结构 又会影响行业的行为,这里主要讨论决定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销售商数量与产品差异程度
完全垄断
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某一个行业只要一家企业在 供应产品或服务,在西方国家可以分为“私人垄断″或 "政府垄断″两种
完全寡头垄断
也成为无差别寡头垄断,指一个行业内只有 少数几家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并且占市场的 绝大部分。且顾客认为各公司产品没有差别 如西方国家的钢铁、铝、轮胎、石油等都为 完全寡头垄断,顾客没有对某品牌形成特殊 偏好
不完全寡头垄断
也成为差别寡头垄断,指一个行业内只有 少数几家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并且占市场的 绝大部分。且顾客认为各公司的产品在质量、 性能、款式或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顾 客对某些品牌形成特殊偏好,是其他品牌不 能替代的。西方国家的汽车、飞机、计算机 等行业多为差别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
指一个行业内有多个买主且互相之间的产品在质量、 性能、款式和服务等方面具有差异,顾客对某些品 牌形成特殊偏好,不同买主据产品的差异来吸引顾客, 开展竞争
完全竞争
指一个行业内有许多卖主且互相之间的产品没有 差异,这种完全竞争一般只存在于均质产品市场, 如大多数农产品等
成本结构
指不同的行业从事业务经营所需的成本和成本结构也不互相同
全球经营
在全球性行业从事业务经营,必须开展以全球为基础的竞争, 以实现规模经济与赶上最前进的技术
进入与流动障碍
一般来说,若一个行业具有高度的利润吸引力,那么就会有很多企业 想设法进入,可是进入一个行业会遇到许多的障碍
退出与收缩障碍
当一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底下甚至亏损,已进入的企业就会 主动退出,并将人力、物力和财力转向更有吸引力的行业, 但是退出一个行业也会遇到很多障碍
纵向一体化
在许多行业中,若能实现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有利于取得更 大的竞争优势
业务范围导向与竞争者识别
企业在确定和扩大业务范围时都不自觉或自觉的受到一定 的导向支配,导向不用,竞争者识别和竞争者战略就不同
产品导向与竞争者识别
指企业的业务范围限定为经营某一定型产品,企业 在不从事和很少从事产品跟新的前提下寻找和 扩大还产品的市场
技术导向与竞争者识别
指企业业务范围限定为经营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 生产出来的产品
需求导向与竞争者识别
指企业业务范围限定为满足顾客的某一需求, 企业用互不相关的技术生产出分属不同大类的产品 去满足这一需求
顾客导向与多元导向
顾客导向
指企业业务范围限定为满足某一顾客 群体的需求,业务范围的扩大就是发 展与原顾客群体有关的但是与原技术、 产品和需求可能无关的新业务
多元导向
指企业通过对各类产品市场需求趋势和获利的动态 分析来确定业务范围,新业务范围可能与原产品、 技术、需求和原顾客群体都没有关系
评定竞争者的战略与目标
判定竞争者的战略
战略群体是指在特定行业内推行相同战略的一组公司,战略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技术能力、产品或产品线、性能、价格、质量和服务等方面,企业最 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在同一行业推行同一战略的战略群体,区分竞争 战略可以认识以下三个问题
不同战略群体的进入和流动障碍不同
不同战略群体之间存在实际或潜在的竞争
同一战略群体的竞争最为激烈
判定竞争者的目标
竞争者的最终目标无疑是追逐利益,但是不同企业对短期利益 和长期利益的重视程度不同,对利益满意水平的看法也不同, 竞争者的目标由许多因素决定,包括企业规模、历史 经营管理状况以及经济状况
评估竞争者的实力与反应
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
竞争者能否执行和实现战略目标,取决于其资源和能力
评估竞争者可分为三部
收集信息
分析评价
定点超越
竞争者的反应模式
不同竞争者的反应程度也不同,有四种反应类型
从容型竞争者
指对某些特定攻击没有做出迅速或强烈的反应
选择型竞争者
指对某种类型的攻击会做出反应,而对其他类型 的攻击无动于衷
凶狠型竞争者
指对任何攻击都做出迅速与强烈的反应
随机型竞争者
指对竞争攻击的反应具有随机性,有无反应或 反应强弱无法根据以往的情况加以预测
竞争平衡的决定因素
竞争平衡状态取决于影响因素状况
若竞争者的产品、经营条件几乎相同,竞争能力也处于均势, 那么竞争就是不平衡的,易于发生无休止的冲突
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若只要一个,那么就不容易实现竞争平衡
若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有多个,那么就容易实现竞争平衡
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越多,能够共存的竞争者数量就越多
任何两个竞争者之间的市场份额之比为“2:1″是,可能是平衡点
市场追随者与市场利基者战略
市场追随者含义
指在产品、价格、技术、渠道和促销等大多数营销战略 战略上模仿或追随市场领导者的公司,追随者可让市场 领导者或市场挑战者承担新产品开发、信息手机和市场 开发所需的大量经费,自己坐享其成,也避免了对市场 领导者发起挑战可能带来重大损失。当然市场追随者也 应当制定有利于自己长期展而不会引起竞争者报复的战 略,有三种类型的市场追随者
市场追随者战略
紧密跟随者
指在各个细分市场、产品、价格、包装和 广告等营销策略都模仿市场领导者, 不进行任何创新的公司
距离跟随者
在一些基本方面模仿领导者,而对于包装、广告和 价格上又保持一定距离的跟随者
选择跟随者
指在一些方面紧密跟随市场领导者,而在其他 方面自行其是的市场追随者
市场利基者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
市场利基者指对专门规模较小或大公司不感兴趣的 细分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规模小且大公司不感兴趣的细分市场就是利基者市场
作用
市场利基者的作用是见缝插针,拾遗补缺
理想的利基市场特征
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购买力,能够盈利
具备发展潜力
本公司具备向这一细分市场提 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与资源
强大的公司对这一细分市场不感兴趣
本企业在顾客心里建立良好的声誉, 能有抵御竞争者入侵
市场利基者的竞争战略选择
市场利基者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专业化,主要途径有
垂直专业化
特殊顾客专业化
产品或产品线专业化
最终用户专业化
产品特色专业化
销售渠道专业化
质量一价格专业化
地理市场专业化
顾客规模专业化
服务专业化
客户订单专业化
市场利基者为弱小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有竞争者入侵 和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变化是有可能陷入绝境,因此 它的主要任务有三项
创造利基市场
保护利基市场
扩大利基市场
市场挑战者战略
市场挑战者含义
指在行业中占市场份额第二或更后次位,有能力向 市场领导者或其他竞争者发起攻击行为,希望夺取 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
确定战略目标与竞争对手
大多数市场挑战者的目标是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 和利润,减少对手的市场份额,战略目标与所要 攻击的竞争对手息息相关
攻击市场领导者
这一战略风险大,但是潜力利益也大
攻击规模相同,但是经营不佳、资金不足的企业
攻击规模较小,经营不善、资金缺乏的企业
选择挑战战略
挑战战略应遵循"密集原则″,即把优势兵力集中在关键时机与地点, 以达到决定性目的
正面攻击
指对竞争者的强项而不是弱项发起攻击
侧翼攻击
寻找竞争者的弱点进行攻击
包抄攻击
指对竞争者都多个领域同时发动攻击, 以夺取对手的市场
迂回攻击
指回避竞争对手的现有业务领域和现有市场, 攻击对手尚未涉及的业务领域和市场,以壮 大自己的实力
游击攻击
指对竞争对手的有关领域发动小规模的, 断断续续都攻击,逐渐削弱对手,使自己 最终夺取永久性的市场领域
市场领导者战略
市场领导者含义
市场领导者指在行业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在 新产品开发,价格变动,促销方式和分销渠道建设等 方面上对行业其他企业起着领导作用的企业。市场领导者 位居第一的位置,有很多企业也想获得这个位置,要击退 其他公司的挑战,市场领者为了保存第一的优势, 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扩大市场总需求
寻找产品的新用户
开发产品的新用途
增加顾客使用量
保护市场分额
保护市场份额有六种防御战略
阵地战略
侧翼战略
以攻为守
反击战略
机动战略
收缩战略
扩大市场份额
切不可认为市场份额的扩大就会自动增加利益, 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还应考虑一下三个因素
争取降到经营成本
优化营销组合
不触犯反垄断法规
确定竞争对象与战略原则
顾客价值分析
顾客价值分析是用来揭示本企业与竞争者 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
识别顾客价值的主要属性
评价不同属性的重要性
调查顾客对本公司产品属性与竞争者产品属性的评价
研究特定细分市场顾客对本企业产品每一属性的 评价并于竞争者做比较
监视顾客对产品属性评价的变化
确定攻击对象与回避对象
了解竞争者以后,企业要确定与谁展开最有力的竞争。 企业要攻击的竞争者不外乎下列三类之一
弱竞争者与强竞争者
攻击弱的竞争者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每个 百分比上所耗费的时间、资金较少,但是对于 能力的提升与利润的增加也少。攻击强的竞争者 可以提供本企业的生产、管理和促销能力。 幅度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水平提升
远竞争者与近竞争者
好竞争者与坏竞争者
好竞争者的特征是:遵守行业规则,对于行业增长潜力 提出切合实际的想法 坏竞争者的特点:违反行业规则,企图通过花钱而不是 营销努力来扩大市场份额,坏竞争者破坏行业平衡, 企业应攻击坏竞争者,支持好竞争者
企业市场竞争的战略原则
速度制胜
廉价制胜
宣传制胜
服务制胜
创新制胜
优质制胜
技术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