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
发酵工程第二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二、工业微生物种子的扩大培养三、种子培养基及其制备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
一、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1. 工业微生物的特点
2.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菌种及要求
(1) 发酵工业对菌种要求
1||| 能在廉价原料制备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生成所需的代谢产物,并产量高
2||| 培养条件易于控制、要求不高、迅速生长
3||| 抗噬菌体和杂菌的能力强
4||| 遗传性状稳定,菌种不易变异退化
5||| 不是病原菌,同时在系统发育上与病原菌无关,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质(包括抗生素、激素和毒素,以保证安全
(2) 工业生产常用的微生物菌种(分为可培养和不可培养微生物)
1||| 细菌(自然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i. 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需氧,芽孢耐高温需3h才能杀死,生产酶制剂(α-淀粉酶、溶菌酶、蛋白酶)、发酵生产核苷、抗生素、各种多肽
ii. 醋酸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好气,产酸(有机酸、山梨糖、葡萄糖导构酸)
iii. 乳酸杆菌:兼性厌氧,产乳酸(厌氧,包括其他乳酸发酵食品和药用乳酸菌)、乳制品和乳酸菌类益生菌
iv. 棒状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好氧,生产谷氨酸、多种氨基酸、5‘-核苷酸、水杨酸、棒状素,可分解2’4-D除菌剂
v. 双歧杆菌:多形态,短杆状,化能微生物,革兰氏阳性菌,厌氧,37-41℃,从葡萄糖产乳酸、乙酸,生产微生物制剂、含活性双歧杆菌乳制品
vi. 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阴性菌,指示菌:水和微生物学检验,生产氨基酸,产多种菌
vii. 梭状芽孢杆菌:杆状,有芽孢,厌氧,工业生产丙酮丁酸,生产丁酸、己酸,大曲酒生产中给白酒浓香型香味成分(乙酸、己酸、丁酸、乙脂)
2||| 酵母菌(单细胞真核生物,主要分布于含糖较多的酸性环境中,多为腐生,常以单个细胞存在,以发芽形式无形繁殖)
i. 啤酒酵母(酿酒酵母):糖酵母中最主要的,不能发酵乳糖,生产白酒、饮料、活性干酵母
ii. 卡尔斯伯酵母(卡氏酵母):全发酵棉子糖,低温生长速度快,生产啤酒(典型下面酵母)、食用/药用/饲料酵母、提取麦角固醇维生素D2
iii. 假丝酵母:液体培养形成浮膜,不分解脂肪(培养基中是否可存在),生产酵母作人畜可食用蛋白质、石油发酵脱脂生产蛋白
iv. 球拟酵母:球形、卵形、无光泽,生产甘油等多元酸(丁三醇)、烃类产蛋白、柠檬酸
v. 毕赤酵母:甲醇做唯一碳源和能量,为酿造业有害菌
3||| 霉菌(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的真菌,偏酸性环境,以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繁殖,多用于生产多种酶制剂、抗生素、有机酸及淄体激素等)
i. 根霉:制曲酿酒(小曲米酒、甜酒、黄酒),生产酶制剂(淀粉糖化酶、脂肪酶),生产有机酸,生产发酵食品
ii. 毛菌:发酵生产大豆制品、腐乳、毛豆腐,生产酶
iii. 曲霉(黄曲霉有害):酱油、豆酱、生产抗生素、柠檬酸
iv. 青霉:青霉素、半合成头孢素、抗生素、有机酸
4||| 放线菌(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菌落呈放射状,有机质微碱性土壤,多为腐生,少数寄生,生产多种抗生素)
i. 链霉菌属:分支,无隔,孢子,生产酶、抗生素(放线菌产生抗生素中,90%由此属产生)
ii. 小单孢菌属:菌丝细,无横隔,孢子,生产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庆大霉素、利福梅素)
iii. 诺卡菌属:菌丝纤细,有横隔,五气丝,生产抗生素,石油脱蜡,污水处理
3.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
(1)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
1||| 样品采集:原则上要来源广泛
A. 土壤采样
a. 有机质含量和通风状况
b. 土壤的PH和植被状况
c. 地理条件
d. 季节条件
2||| 富集培养(目的:利用人工环境,使样品微生物成为优势菌):控制营养成分或生长条件
3||| 纯种分离:【初筛(平板筛选或摇瓶发酵筛选):定性-粗放;复筛:定量-精确】
4||| 性能鉴定:生产性能鉴定;毒性鉴定;种属鉴定
(2) 选育:经验育种(①和②)和定向育种(③和分子育种)
1||| 自然选育(原理:微生物群体分离)
2||| 诱变育种: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和生物诱变剂
3||| 杂交育种(克服诱变活力下降,扩大诱变范围,改变产品产量和质量)方法:接合;转化;转导;有性生殖
4||| 原生质体融合
5||| 基因工程育种
4.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
1||| 菌种的衰退
I. 表现
i. 产量下降,代谢产物减少,原料转化
ii. 生长速度缓慢
iii. 产孢子能力变弱
iv. 抗逆性减弱
v. 形成畸形
II. 因素:遗传基因型分离;自发变异(原因:长期保藏,频繁传代)
III. 原因:基因突变(根本原因),连续传代(直接原因)
IV. 防止衰退
i. 控制传代次数,不超过七次,易变异5代
ii. 开启不超过3次
iii. 良好保藏方法:保证菌不死、不衰、保存活性及有典型状态
iv. 合适的营养条件
v. 采用不同细胞进行接种
2||| 菌种的复壮
I. 纯种分离
II. 淘汰已衰退个体
III. 通过寄主体进行复壮
3||| 菌种的保藏(人工创造条件,达到不死、不衰、不污染的休眠状态
I. 斜面低温保藏法(最简单)
II. 矿油保藏法
III. 载体吸附保藏法
IV. 冷冻真空保藏法(最佳之一)
V.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最理想)
二、 工业微生物种子的扩大培养
1. 菌种扩大培养的任务:获得发酵活力高、接种量足够高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1) 扩培的目的:为每次发酵罐投料提供相当数量、代谢旺盛的种子
(2) 概念:扩培、接种龄、接种量
2. 种子制备的过程
(1) 获得优质种子条件——1、菌体的纯种培养物总量适宜,以保证在发酵罐中有适当的接种量;2、微生物菌种的生命力旺盛,接种到发酵罐中后能够迅速生长,有利于缩短延滞期,提高发酵设备的利用率;3、菌种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性能,生理状态稳定;4、无杂菌和噬菌体的污染
3. 发酵工业种子培养
扩培类型和方法:1、根据菌种对氧气的需求分静置培养(双歧、乳酸、丙酮)和通气培养(绝大多数发酵菌种)。2、根据培养性质不同分固体培养(曲、食醋菌种培养)和液体培养(氨基酸、有机酸和核苷酸)
发酵种子扩培过程:摇瓶种子接入种子罐管——二级种子(发酵)——三级种子——四级
4. 影响种子培养的因素和种子质量的控制
(1) 培养基——种子罐培养基较发酵罐培养基CN比要小;种子罐和发酵罐培养基应尽量一致;C源多有利于代谢,N源多有利于生长
(2) 菌种和接种量——接种龄选在对数生长期,适当增加接种量,缩短发酵周期;抗生素最适接种量7-15%,谷氨酸发酵1%,酒精发酵10%
(3) 温度——利用热交换套、排管、蛇管进行温度调节
(4) PH值——高碳源培养基向酸性转移,高氮源培养基想碱性转移;使用酸碱溶液、缓冲液、生理缓冲盐
(5) 通气和搅拌——通气量取决于培养基的溶解氧
(6) 泡沫——化学消泡剂、机器消泡、改进培养基成分
(7) 种子罐级数——减小种子罐级数;简化操作工艺,减少种子罐污染机会
(8) 染菌的控制——消除死角
三、 种子培养基及其制备
1. 菌体组成和细胞外代谢产物
2. 种子培养的培养基选择和配置原则
(1) 浅层培养:三角瓶、茄子瓶、克压瓶、瓷盘/网盘
(2) 深层培养:种子罐、发酵罐、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