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人体九大系统之一,主要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编辑于2024-11-06 19:44:26消化系统
消化管
口腔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腭
固有口腔的上壁,前1/3为软腭,后1/3为硬腭
软腭后部向后下方倾斜,称腭帆
腭帆后缘游离,其中部向下的突起称为腭垂/悬雍垂
前方皱襞连于舌根外侧,称为腭舌弓
腭舌弓和舌根围成咽峡,是咽和口腔的分界
后方皱襞向下移行于咽的侧壁,称腭咽弓
口唇
口角
口裂
鼻唇沟
人中
其上、中1/3的交界处为人中穴
颊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黏膜处有腮腺管的开口
腮腺炎病毒从此入
舌
形态:上下两面,上面称舌背。
舌黏膜
舌乳头
丝状乳头
白色
菌状乳头
红色小点状
叶状乳头
位于舌侧缘的后部
轮廓乳头
排于界沟的前方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含有味觉感受器,称味蕾
舌根部大小不等的突起,称舌扁桃体
舌下面
舌系带
舌下阜
舌下襞
舌下腺
舌肌
舌内肌
收缩时,使舌缩短、变窄或变薄
舌外肌
颏舌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颏舌骨肌
颏舌肌:两侧同时收缩时,舌前伸, 一侧收缩时,舌偏向对侧 一侧颏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偏向瘫痪侧
牙(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形态与构造
牙冠 牙颈 牙根
暴露于口腔内 被牙龈包绕 嵌于牙槽内
牙组织
牙质
牙的主体,淡黄色
釉质
牙冠部的牙质外面富有釉质 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
牙骨质
在牙根及牙颈的牙质外面
牙髓
位于牙腔内,有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
牙周组织
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对牙有保护,支持和固定作用
牙的分类与排列
乳牙(6个月到6岁)20颗,用罗马数字表示
恒牙(6岁至以后)32个,用1—8表示
分为切牙,侧切牙,尖牙,磨牙
唾液腺
腮腺(最大的一对口腔腺),三角楔形 位于耳廓前下方。
腮腺管
腮腺的前缘, 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
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围成的下颌三角内 腺管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
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 腺管分大小两种, 大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小导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
咽
前后略扁的漏斗型肌形管道。 上端起自颅中窝颅底,下端在第六椎体下缘 后壁是颈椎的第1——6骨壁
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
咽的分布与交通
按其前壁的毗邻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鼻咽
咽鼓管口,经咽鼓管通向中耳的鼓室。
咽鼓管内,咽鼓管扁桃体
在咽鼓管咽口的上方和后上方明显的隆起称咽鼓管圆枕。
咽鼓管圆枕内的凹窝称为烟隐窝
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后上壁有咽扁桃体, 幼年时期比较丰富,易呼噜,也容易增殖腺肥大
口咽
腭扁桃体易受病菌侵袭而发炎。
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 共同围成咽淋巴环,对消化道和呼吸道具有防御功能
咽和会厌保证食物和气体正确进入食管或气管
喉咽
食管
位置:上端于第6颈椎体 下端于第11胸椎左侧连于胃
形态:颈部较短,胸部较长,腹部最短
三处生理狭窄:1,第一处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 2,第二处狭窄位于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 3,第三处狭窄位于穿膈食管裂孔处 ,距中切牙约40cm。
三处狭窄是食管异物容易滞留的部位,也是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胃
9分法: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通常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四部分
可将幽门部分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
幽门处有幽门瓣, 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阻止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
幽门部和胃小弯附近是胃溃疡的好发部位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癌前疾病
小肠
十二指肠
上部,又被称为十二指肠球部, 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降部,沿1~3腰椎右侧下行, 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开口
水平部,下部:于第三腰椎前方
升部,第二腰椎体左侧, 有十二指肠悬韧带,是手术中识别空肠起始部位的重要标志。
空肠
回场全场近侧2/5,颜色粉红
回肠
占全长远侧的3/5,颜色灰粉
有集合淋巴滤泡 病菌多侵犯集合淋巴滤泡,易形成溃疡,甚至引起肠穿孔
大肠
盲肠和结肠的三种特征性结构
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盲肠
是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髂窝内,呈盲囊状
回肠末端突入盲肠,阻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
回盲瓣下方有阑尾的开口。
阑尾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为麦氏点。
结肠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直肠
上端于第三骶椎水平,下端止于盆膈
2个弯曲:骶曲,凸向后 会阴曲,凸向前
直肠下段肠腔明显扩大,称直肠壶腹
中间一条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距肛门7cm , 是直肠镜检的定位标志
滴药,左侧卧,蜷曲状
肛管
肛柱 肛瓣 肛窦
纵行的黏膜皱襞 半月形的黏膜皱襞 肛瓣与相邻两个肛柱的陷窝(易引起肛窦炎)
齿状线 痔环(肛梳) 白线
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形线 齿状线下端宽约1cm的环形区 痔环下缘,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线
消化腺
肝(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肝的形态
楔形,右端圆钝而厚,左端扁而薄,可分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 肝的上面与膈相贴,称膈面。下面与脏器相邻,称脏面, 脏面有H形沟,左侧纵沟,右侧纵沟,横沟。 左侧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裂,肝圆韧带通过,使肝悬挂于膈下 后部称静脉韧带裂,容纳静脉韧带,右侧纵沟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 后部为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
肝的4叶:左侧左叶,右侧右叶 横沟前方为方叶,后方为尾状叶
肝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上界,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前正中线与剑胸结合的交点,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的交点 下界,右侧与右肋弓大体一致,中部超出剑突下方约3cm,左侧被肋弓掩盖
肝外胆道系统
胆囊,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相交处的稍下方 或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相交处
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区域称胆囊三角,有胆囊动脉通过 为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输胆管道
肝右管和肝左管和为肝总管, 肝总管和胆囊管和为胆总管, 胆总管和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
位于腹上区,左季肋区。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
毗邻:前方:胃后壁 后方:下腔静脉,胆总管,肝门静脉,腹主动脉 右面:十二指肠 左面:脾
胰体投影:上界位于脐上10cm 下界位于脐下5cm
胰头癌:胰头膨大使胆汁无法流入大肠,粪便灰白色 更严重时,胆汁回流入肝,造成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