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婴幼儿心理发展第一章
这是一篇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第一章的思维导图,婴幼儿和心理研究的历史严格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婴幼儿的心理基本原则与研究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0-3岁婴幼儿心理研究概述
婴幼儿心理研究的历史沿革
心理研究与心理学的产生
"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灵魂之科学”
心理就是心思,思想,感情的总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婴儿心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婴儿心理的早期研究
婴儿心理研究的相对停滞期
婴儿心理研究的蓬勃展开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婴儿心理研究的对象
”0-1岁“说:指1岁前不会说话的儿童,婴儿期以从出生到1岁为界,把婴儿期限定为”生命第一年的儿童 “
”0-2岁“说:20世纪70年代认为婴儿包括从出生到2岁前的儿童,并对0~2岁范围内的婴儿心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展开广泛研究
”0-3岁“说:认为婴儿是指从出生到3岁的儿童
孟昭兰认为界定婴儿期应从下述8个心理结构子系统的转折来看。当8个方面都达成后婴儿才成长为幼儿
第一,身体系统的成长与成熟
第二,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三,言语能力发展
第四,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五,自我的发展
第六,情绪的发展
第七,个性发展
第八,社会新发展
婴儿心理研究的内容
婴儿心理发展的趋势与基本规律:方向,顺序性(动作发展: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到外围,有粗动作到精细动作)
儿童各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儿童心理的个体差异(不平衡性)
影响心理的各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实践活动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努力因素等
婴儿心理研究的意义
婴儿心理研究在早教工作中的价值:p12
婴儿心理研究在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理论价值:p13
实践意义:p14
婴幼儿心理基本原则与研究方法
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p16,p17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测验法:p18
调查法:p18
个案法:p19
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p19
婴儿心理研究的特殊方法
有意义自然反应法
视觉偏爱法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诱发电位测量法
高振幅吮吸法
婴儿心理发展基础理论
婴儿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的概述:婴儿心理研究则主要研究个体在0~3岁期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婴儿心理发展的含义:p25
婴儿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儿童的生长发育时从胎儿期开始的
婴儿出生后身体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
婴儿脑的发育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婴儿心理发展的进程
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婴儿心理发展的内容
认知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情感发展是婴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社会性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婴儿的动作和语言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
婴儿心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婴儿心理发展的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
从被动到主动
从凌乱到成体系
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P32
婴儿心理发展具有共通性
婴儿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婴儿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
婴儿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婴儿心理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有关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学说
精神分析理论:p33~37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意识层次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性本能及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自我概念
人格终生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p37~39
华生的传统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否认行为来自遗传
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华生关于儿童情绪发展的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替代强化
自我效能感
认知发展理论:p40~41 让·皮亚杰(瑞士)
图式:是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平衡
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人的心理发展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
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儿童心理发展直接受到所处文化的社会文化影响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思想
现有发展水平:儿童已经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尚未达到但是只要给予支持或经过儿童自身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关键期(或敏感期)理论:蒙特梭利(意大利)
关键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所以也称敏感期
蒙特梭利有关儿童发展敏感期理论
精神胚胎期:婴儿出生后的第一阶段,是婴儿今后发展的前提
有吸收力的心智:婴儿利用他们的天赋能力来吸收环境中的信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大脑的发育
蒙特梭利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多个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2-4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到4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书写敏感期(3.5-4.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文化敏感期(6-9岁)
影响婴儿发展的各种因素
影响婴儿心理发展的自身因素
心理因素 :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婴儿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等
婴儿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婴儿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之间的矛盾
生理因素: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
遗传因素
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奠定婴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生理成熟
为婴儿心理发展提供可能
制约着婴儿心理发展的顺序和水平
健康状况
影响婴儿心理发展的外部因素 :客观条件:把可能性变为现实
自然环境:提供个体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环境:指社会生活条件,社会文化和教育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婴儿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态度和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