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化学动力学
这是一篇关于化学动力学的思维导图,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这是一篇关于化学热力学的思维导图,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化学反应的方向、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热力学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化学动力学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体系内某一组分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该变量
平均速率v=∆c/∆t,反应物为负值,生成物为正值
瞬时速率即当∆t→0时的平均速率,lim极限的思想
用反应进度表示的反应速率
v=dc/ʋdt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化学反应机理
简单反应(元反应):反应物一次碰撞就直接转变为生成物的反应
复合反应:经历一系列元反应才能完成的反应
反应机理:化学反应进行的实际步骤,即实现化学反应的各步元反应组成的微观过程
速率控制步骤:限制了整个复合反应速率的慢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及活化能
碰撞理论
分子的碰撞分类
有效碰撞:发生了化学反应
无效碰撞(弹性碰撞):即为反之
有效碰撞的条件
反应物分子要以适当的空间取向碰撞
反应物分子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能量,只有能量足够大的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这样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Ea
即为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值,单位kJ/mol
活化分子分数f满足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规律f=e^-Ea/RT
均为正值,且许多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与破坏一般化学键所需的能量相近
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
过渡态理论
活化配合物
原有化学键被削弱但未完全断裂,新的化学键开始形成但尚未完全形成
高能量不稳定反应物原子组合集合体,反应物分子的大部分动能暂时变为活化配合物的势能,整个体系的势能减低
令Ea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a‘为逆反应的活化能,则正反应的∆rGm=Ea-Ea’
认为反应速率与三个因素有关
活化配合物的浓度,且反应速率与其成正比
活化配合物的分解成生成物的概率
活化配合物分解为产物的速率
微观可逆性原理:如果正反应是经过一步即完成的反应,则其逆反应也可经过一步完成,而且正逆两个反应经过同一个活化配合物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质量作用定律
对反应aA+bB→?,v=k[A]^a[B]^b
只适用于元反应,对复合反应不一定,就算满足上式也不能确定其是否为元反应,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
反应级数n=a+b
反应速率常数k
量纲与反应级数有关(易得)
若反应物有气体参与,则反应物的浓度以气体的分压来代替;对于纯固体、纯液体或量较大的溶剂,其浓度都用常数代替
反应级数
指元反应发生反应所需要的微粒数目
简单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
例:一些物质的分解反应、分子内的重排反应、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等等
v=-dc/dt积分得ln(c/c0)=-kt或lg(c/c0)=-kt/2.303
k的量纲为[时间]^-1
可得半衰期与浓度无关,t=0.693/k
浓度不大物质的水解反应本来是二级反应,但由于水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许多水解反应按一级反应来处理,因而称为准一级反应
二级反应
例:有机加成、取代、水解等等
v=kc^2积分得1/c=1/c0+kt
k的量纲为[浓度]^-1[时间]^-1
零级反应
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反应,这是由于受到反应特殊条件限制的结果
v=k积分得c=c0-kt
k的量纲为[浓度][时间]^-1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范特霍夫规则
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阿伦尼乌斯方程式
k=Ae^-Ea/RT或lnk=-Ea/RT+lnA或lgk=-Ea/2.303RT+lgA
ln(k2/k1)=Ea/RT(1/T1-1/T2)或lg(k2/k1)=Ea/2.303RT(1/T1-1/T2)
当温度升高时,Ea越大,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越多,即温度的变化对活化能大的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
升高相同温度,在较低温度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在较高温度下的影响大得多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触媒)
正催化剂or负催化剂(抑制剂),一般而言不做出特别说明,所说的催化剂均为正催化剂
催化剂只能催化热力学认为可能进行的反应
催化作用:因催化剂的存在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现象
自动催化反应:反应的产物可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
均相催化反应:催化剂和反应物处于同一相。如酸碱催化反应,酯解反应
多相催化反应:催化剂自成一相。如气-固相催化
酶催化
既可看作反应物与酶形成了中间化合物,也可看作是在酶表面首先吸附了反应物,在进行了反应
被酶催化的物质称为底物
E+S⇌ES→E+P
除具有一般催化剂的特性外,还具有
高特异性
高催化活性
酶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和pH范围内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化学反应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