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连瑞熔心理学第五章
先天的、在物种演化过程中形成并以选传方式传 递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成行为模式。自己不能知觉的,但经一连串预定的行为所达到 的一种生物目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五章 中小学生 学习动机 及其培养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概述
含义
学习动机: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 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即推力、拉 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问的相互作用。
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与监控功能
结构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期待和诱因
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
关系
学生的学习行为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
种类
(一)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
(二)近景的直接动机与远景的间接动机
(三)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四)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特点
(—)学习动机的发展性
(二)学习动机的可塑性-可教育性
(三)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学习动机张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不是线性而是U形曲线的关系
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
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
动机强度的最佳点还会因人而异
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
本能理论
先天的、在物种演化过程中形成并以选传方式传 递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成行为模式。
自己不能知觉的,但经一连串预定的行为所达到 的一种生物目标
人的许多非理性行为是由主休无法知晓的本能所 激发的
强化理论
定义:即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 函数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不同层次的需要驱动不同的行为
人类行为的内部推动力量就是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 动因,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基础上产生的,它 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 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特征:1 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 地获取成功;2 对达到的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 期望;3 精力充沛,谈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4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 亲疏关系为前提。这是人类所独有的动机,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
个体成就动机
力求成功的动机
避免失败的动机
成败归因理论
1972年,维纳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成败可以归结为三个维度
1. 内外维度:即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个人自的原因,如个人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个人自身原因以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2. 稳定性维度: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 可控制维度:把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再細分为个人能控制的和不能控制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 为的主观判断。
结果期待:个体对自己的莱种行为会导致菜一结 米的推测
效能期待: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測
(一)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二)替代性经验
(三)言语劝说
(四)情绪唤酲
人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一是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对活动的坚持性。
二是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三是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 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四是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情绪
班杜拉:人的认知评价在行为的引起与改变中的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强化的作用
一是外部直接强化
二是替代性强化
三是自我强化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一)设置造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的 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二)改善学生知识、技能的学握状況,帮助学 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三)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
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 产生新的更稳定分化的学习需要
二是间接转化途径: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 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连瑞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