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编导类专业考试
编导类专业考试的内容包括:影视剧评论写作、艺术常识和故事创作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编辑于2022-10-19 00:19:09 辽宁编导类专业考试 (300分)
影视剧评论写作 (100分)
1.影评内容
1.对主题的揭示 (能够准确把握影片内容和主题)
2.对情节结构的把握 (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 能把握情节的发展,对情节的设 置与人物塑造和主题呈现之间的 关系有准确认识。
3.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及人物 关系,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多面 性和复杂性,分析人物性格和人 物关系的发展。)
4.对画面和声音的初步读解 (要求对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声 音进行分析)
以上为影评写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 一一列出并不意味着考试必须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对完整 (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基础上, 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影评要求 影视剧评论要求紧扣影片进行分析评论。鼓励视角新颖、观点独特、言之有理、个性鲜明的文章。
3.考试形式 考场内当场观看影视剧短片两遍(观摩时间为30分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观摩时间不计在内);评论文章字数不低于1500字。
故事创作 (100分)
1.创作内容 (1)事件:故事应由一个或多个具体事件构成 (2)人物:构成事件发展的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 注意以下方面: ① 外貌特征与心理特征的描述 ②人物之间的关系 ③性格的发展 (3)场面:构成事件发展的环境 注意以下方面: ① 环境的特征 ② 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4)主题:通过事件表达的中心思想 注意以下方面: ① 主题健康 ② 通过故事传达主题
2.创作要求 (1)立意明确清晰 (2)情节合理独创 (3)角色鲜明生动 (4)结构合理巧妙 (5)语言自然流畅
3.考试形式 (1)采用闭卷书面考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 (2)根据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编写相关的故事。故事内容必须用到图片等资料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人物形象以及物件。字数不低于1500字。
艺术常识 (100分)
1.美术部分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创作时代及背景、类型、作者、内容、主题、流派(画派、思潮、主义、团体等)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2.音乐部分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创作时代及背景、曲作者、种类、作品所传达的意境以及产生的影响。 3.戏剧文学部分 通过阅读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时代背景、作品的国别、作者、内容、主题及人物关系。 4.影视部分 (1)影视基础知识 掌握以下影视术语的基本内涵并能灵活运用。 ① 长镜头② 景别③ 蒙太奇④ 声音⑤ 声画关系⑥ 运动摄影⑦ 场面调度⑧ 构图 (2)电影片目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作品的国别、导演、剧情、人物关系、视听语言及画面造型等。 (3)电视作品、网络作品片目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时代背景、类别、形式、表现特色、作品主创人员、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等。 (4)纪录片片目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时代背景、类别、形式、表现特色、作品主创人员、主要情节及角色形象等。
2.考试方式 (1)采用闭卷书面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匹配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考查学生的艺术常识。
经典台词: 1.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有的光辉。 2.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3.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4.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5.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6.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 7.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 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这就是体制化。
常年位居IMDB、豆瓣等影视榜单第一名,豆瓣评分高达9.7分, 220万人打出五星好评。虽然在1994年的奥斯卡评选中输给了《阿甘正传》, 但这部电影之后被人们评选为人生必看十大电影之一,同时《肖申克的救赎》也是一步伟大的励志电影,他激励了无数人走出黑暗,重拾生活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德拉邦特编剧并执导的美国剧情片,由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领衔主演 [1] 。 该片根据斯蒂芬·埃德温·金1982年的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改编,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被误判为枪杀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入狱后,他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地谋划自我拯救并最终成功越狱,重获自由的故事 [2] 。 该片于1994年9月10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并于同年9月23日在美国部分地区公映。1995年,该片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提名 
《肖申克的救赎》
1.主题:希望(多次出现《圣经》的画面,藏锤子那一页正好是《圣经》里的“出埃及纪”,讲的就是希伯来人(犹太人的祖先)在(上帝)耶和华美妙的引领下离开在埃及为奴的故事,也预示着主角安迪逃出监狱重获自由。这是电影的一个小细节,同样展现了整个影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对情节结构的把握:主角银行家安迪被误会谋杀妻子,蒙冤入狱,因为典狱长需要他帮忙洗黑钱,所以让他永无伸冤驾驶的可能。在狱中没有放弃希望,隐忍几十年,最后挖地道越狱成功,重获自由。正义得到救赎,罪恶得到应有的报复。
3.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1)主角安迪(蒂姆·罗宾斯)(卓越的银行家、“为人高冷”、心思缜密、智商超群、爱憎分明、惩恶扬善) (2)次主角瑞德(摩根·弗里曼)(故事讲述人兼旁白、八面玲珑、年少入狱、) (3)配角典狱长(心狠手辣、贪得无厌、以权谋私、道貌岸然) (4)配角狱友等(有的善良、有的邪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故事气氛)
4.对画面和声音的初步读解:
画面: 远:(开篇长镜头,从仰拍到俯拍,全方位的展示了肖申克监狱的外观,加上背景音乐的烘托,给观众带来压迫感和窒息感,同时被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与偌大的监狱形成对比,也体现了犯人的渺小与无助)、 全:(赤裸身体的罪犯与身着制服的警察形成对比,表明了罪犯的无依无靠、没有自由。) 中:(片中多次使用近景,展现人物的内,例:主角开头在法院和刚进入肖申克监狱时,内心的无助和绝望。越狱成功安迪脱掉狱服,站在水中张开双臂迎接雨水,象征着自由与希望) 特:演员通过面部把内心活动传给观众,特写镜头无论是人物或其他对象均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在故事片、电视剧中,道具的特写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戏剧因素。在一个蒙太奇段落和句子中,特写镜头有强调和加重的含义。(墙壁石头的脱落、圣经、) 镜头:推、拉、摇、移、跟
1、表现不同 2、分类不同 3、侧重不同 景别是指由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指人体肩部以上)、近景(指人体胸部以上)、中景(指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摄影中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区分主要是按表现人物的部分来区分的,具体区分方法如下: 远景画面: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全景一般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中景画面: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称为中景画面。 近景画面: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称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 特写画面: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 演员通过面部把内心活动传给观众,特写镜头无论是人物或其他对象均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在故事片、电视剧中,道具的特写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戏剧因素。在一个蒙太奇段落和句子中,特写镜头有强调和加重的含义
灯光:(表达人物的内心,环境的解读) 1.典狱长第一次出境,正面打光周围都是黑暗的,然后走向黑暗,表明典狱长是本片中的人物 2.主角安迪被关禁闭时,蜷缩在角落,仍在黑暗中寻求仅剩的一点光亮。
配乐(重点选择): (1)影片开头主角坐在车里的音乐,节奏低沉缓慢,衬托出主角安迪内心的挣扎。 (2)在屋顶劳改为监狱队长避税后换取奖励,和狱友一起享用啤酒时的音乐,节奏缓慢很温馨的音乐响起,衬托大家的短暂享受自由的惬意。 (3)主角安迪在广播室放的音乐,很著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女高音的声音非常纯净,旋律悠扬空灵。这时候镜头拉向监狱的广场(全景)和监狱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犯人都能听到,并且停下工作,陶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中,似乎每一个人都找到了消失已久的自由的感觉。(细节:典狱长强烈要求关掉时,安迪沉思数秒,转而微笑着把声音调到最大,闭上眼睛享受) (4)影片结尾的音乐,轻盈、细腻、充满温暖,展现了美好的希望。诠释了自由和希望,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5)主角爬出下水道的一刻,外面风雨雷电交加,在加上震撼的背景音乐,把整部电影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