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的概述
本篇思维导图主要总结了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结构、教育形态的分类、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1.1教育的概述
教育的概念
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最基本用法):思想改变
作为一种方法: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一般出现在官方文件)
词源
最早连用:孟子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最早分开解释: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定义
广义: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1.社会教育(教育最早独立形态)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2.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自我教育 自然形态的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
注: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根本区别:计划性
谢弗勒《教育的语言》
教育术语
规定性定义:作者的定义 内涵统一 主观性强
描述性定义:描述对象 使用说明 词典不同的解释 实然
纲领性定义:应然 有关对象应该是什么 真正的定义
教育口号:要求 建议 朗朗上口 通俗易懂
教育隐喻:借助表达 借助其他学科表达自己的含义
教育的结构
内部结构:微观构成 活动结构
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 对青少年成长起关键作用 学校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是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 发展性和不成熟性 接受教育的必要性 能动性和主体性 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教育措施)
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
教育媒体 教育手段 教育内容 教育活动方式 教育环境
内容:教育材料 教科书 教育内容 形式:教育手段 教育方法 教育组织形式
内部结构其他版本
版本二: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版本三(叶澜):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教育物资
注: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最基本 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外部结构:宏观构成 系统结构
层次结构(纵向):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高等教育
类型结构(横向):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办学形式结构:全日制 半日制 函授
管理体制结构: 公办 民办
教育形态的分类
教育系统自身标准
非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标准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教育系统运行的时间标准
农业社会的教育(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工业社会的教育(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教育与生产活动逐渐结合 教育公益性 )
信息社会的教育(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明显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
正规教育:学校教育
非正规教育:辅导班
教育现象在时空中存在的形态
实体教育:线下班
虚拟教育:网课
教育的本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石)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特点
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产力说:现代派观点 教育史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和必要条件
上层建筑说:传统派观点(杨贤江) 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性质
双重属性说:上层建筑+生产力
特殊范畴说:独特的存在
社会实践说:教育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功能
功能的特征(多整条烟会客)
客观性 由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系统的结构决定的(结构决定功能 功能决定永恒)
社会性
多样性
整体性
条件性 教育的功能不会自动实现
功能的类型
作用的对象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最首要 最基本
个体个性化
主体意识 主体能力
个体差异 独特性
创造性 个体价值
个体社会化
版本一(想做角色)
个体思想意识
个体行为
职业意识和角色
版本二
唤醒人的生命自觉
尊重个体差异性
尊重个体独特性
尊重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社会功能 派生功能 工具功能 衍生功能
政治(最直接)经济(最基础)文化(最深远)
人口 科技 生态 环境
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积极影响
负向功能:消极影响 克服关键:以人为本
呈现的方式
显性功能:计划内
隐性功能:计划外 非预期性功能:教育复制社会的不平等 学校照看儿童
性质
保守功能:教育自我保存的功能性和继承性
超越功能:教育的自我更新和变革 促进和引领人类的发展
日本 柴野昌山
正向显性功能:好 计划内
负向隐性功能:坏 计划外
正向隐性功能:好 计划外
负向显性功能:坏 计划内
教育的本质属性
永恒性: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功能
历史性:历史内涵中包含时代性
阶级性:社会主义的教育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相对独立性
1 质的规定性 历史继承性 不平衡性
2 转化活动 历史继承性 不平衡性
3 历史继承性 不平衡性 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4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历史继承性 不平衡性
5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通过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 规律及原理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长期性
生产性
民族性
迟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