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罗杰斯提倡人格的自我论。这种自我论的发展,显然受到新精神分析论、场论以及现象论的影响。
编辑于2022-10-26 19:59:13 甘肃这是一篇关于凯利的个人构建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生平事略、理论观点、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理论应用、理论评价。
艾森克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 Eysenck , 1916—1997)提出的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要针对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
这是一篇关于爱森克的特质理论的思维导图,艾森克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 Eysenck , 1916—1997)提出的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要针对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凯利的个人构建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生平事略、理论观点、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理论应用、理论评价。
艾森克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 Eysenck , 1916—1997)提出的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要针对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
这是一篇关于爱森克的特质理论的思维导图,艾森克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 Eysenck , 1916—1997)提出的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要针对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生平事略
1928年获文科硕士学位。1945年工职于芝加哥大学,出任咨询中心执行秘书。1946-1947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理论观点
人性观 1.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而且是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的。人之所以有时候犯错误,是因为个体没有将完全的个人功能发挥出来。当人能自由地发挥功能,自由地去体验,实现他的基本人性时,人就是一个善良的、社会性的动物,一个可以信任的具有建设性的人。2.罗杰斯假定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自然成长的力量,会朝向健康、自我实现、自我了解的人格前进。3.罗杰斯认为恶来源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才是造成恶行的主要因素。
人格界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个性和价值观,所以要尊重个人的经验和感受。人不仅要实现其生物的潜能,还要实现其心理潜能。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罗杰斯主张要建立人与人之间正向的关怀和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
现象场——现象学 (1)现象学强调个人的经验,认为个人的世界是经验的世界,经验就是现象场,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的整个意识范围。对于个人而言,现象场就是现实。(2)现象学认为每个人对于周围的世界,都各有其独特的知觉,一个人的所有行为反应都与他所经历过的和感受到的现象场有关系。要想知道一个人行为的原因和意义,不仅要知道他所面临的刺激是什么,而且必须要知道这个人对这些刺激的解释,尤其是对主要刺激的解释。
现象场一一行为的原因 (1)行为的原因不是事件,而是主体对事件的知觉,由于个人对事件知觉的变化,行为会随之变化。(2).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这个主观世界可能和当时的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也可能与环境有较大的距离。
人格结构-自我 (1)每个人对其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知觉构成了他的现象场,即这个人的主观世界。其中关于自己各个方面的印象就是他的自我,或自我概念。(2)自我是一个具有组织性、一致性和整体性的知觉模式,虽然自我会变化,但它总是维持这个组织的特性。自我不是个人头脑中的另一个小人,自我无法做任何事情,也不能由它来指挥个人的行动。(3)罗杰斯认为自我只是那些与自己有关并能被个体意识到的经验。个体所做的各种事情,都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自我是个人经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和他的自我相匹配的。(4)一个成熟健康的人,他的自我概念应当是与他本身的情况相符,也就是与他的真实自我相符合或者相接近。这说明他对自己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2.理想自我 (1)理想自我是个体希望自己能够具备的样子。理想自我所具有的品质是个体认为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财产或社会地位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个体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2)个体的自我概念也应当与其理想自我相接近这就表示个人对自己本身的知觉和所希望成为的形象相符合,这样人们就会对自己感到满意。 (3)心理健康者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是相当接近或相互符合的。
人格发展 1.积极关注的需要 积极关注的需要就是指在生活中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同情、尊敬、认可、温暖等情感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积极关注的需求,它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2.价值的条件 价值的条件是指孩子根据父母对他们行为的是否给与积极关注来判断得到积极关注的条件。 (1)正面作用 (2)负面作用 3.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人格适应 1.自我的一致性 2.自我不协调 (1)当个体感受到自我概念与实际经验之间出现差距的时候,这个人就处于不协调的内心紧张、纷乱的状态。个体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差距会使他产生强烈的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个体会采用一定的防御行为使自我不受到威胁。人格改变的困难非常大,因为改变本身就包含威胁。人们采用否认和曲解的防御方式来应付现状。(2)罗杰斯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自我概念与自身的经验是不协调的。(3)自我不协调是造成适应不良和病态行为的根源。
人格动力:个体的基本动力就是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即自我实现的倾向。换句话说,个体有一种基本的驱力:实现自我、维持自我并提升自我。 自我实现的倾向会促使个体发展,不仅仅是指有机体生理方面的成熟,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成长。罗杰斯认为这种倾向会促使个体更加复杂、独立、有创造性和有责任感。
研究方法
(一)Q分类法 Q分类法是一种自我评定测验的方法。要求被试将写有描述自我特征的一系列卡片,根据卡片中符合个人的程度分为若干类,要求被试按照正态分布的方式来选择卡片,然后研究者按照被试分类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他的自我特征。 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比较常常可以运用Q分类法,以检验在治疗开始阶段、治疗期间、治疗结束时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关系。题
(二)语义分析法 一、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量表来研究事物意义的一种方法,最早是用来测量态度和概念的意义,后来成为人格的测量工具。二、这种方法以纸笔形式进行,要求被试在许多个7点量表上对某事物或概念进行评价,以了解该事物或概念在各评价维度上的意义和权重,被试根据他所认为的每一个评价维度的两端都是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如好——坏,主动——被动,乐观——悲观,强壮——衰弱,等等。应用的著名案例“三面夏娃”。
(三)个案研究 1.罗杰斯非常注重个案研究方法的使用,他也是第一个对个案进行有计划研究的人。 2.罗杰斯坚持对心理治疗进行连续的研究,对治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他将治疗的面谈过程录音并拍成影像资料,把治疗过程的档案资料保存下来,以供研究之用。 3.罗杰斯开创了研究心理治疗的先河,是第一个对治疗的有效性或无效性进行测量的治疗家。
研究主题
罗杰斯将研究重心放在人研究功能完善的。 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自我和经验间的失调,是为了塑造功能完善的人或功能完全发挥的人。 当个体处于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时,整个的有机体比认知功能本身更富于智慧。
功能完善者的特征:1.向经验开放。2.重视此时此地。3.信赖自己
理论应用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的治疗目标在于帮助当事人减少人格的内部冲突,整合自我与人格,发展积极的生活方式,变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人。 ●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是:来访者是自己最好的专家,他们有能力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治疗者的任务是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一步地了解,以找到解决办法。强调引导当事人的方法,而不是指示或者灌输。治疗者的任务不是改变来访者,而是要努力启发来访者的自我指导能力。 ● 在整个面谈的过程中,治疗者只是倾听。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当事人澄清、反映自己的认知特点和感情,使他们能发现被扭曲、被束缚的自我。
治疗条件 罗杰斯非常强调来访者与治疗者之间的心理气氛,良好的心理气氛对来访者的意义比治疗技巧更为重要,因为在这种气氛下,来访者没有防御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接触到潜在的自我。 要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给来访者提供三个条件:(1)真诚一致(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3)设身处地的理解
(二)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教育目标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成长的目标,而不是教学方法。 教育的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罗杰斯认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 实现目标的条件 1.帮助学生形成自我——主动学习。2.教师对学生要有真诚的态度。3.对学生产生共情式的理解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理论评价
(一)理论贡献 1.罗杰斯提出了在人格的自我理论,丰富了心理学领域内对于自我的概念。2.罗杰斯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心理治疗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的心理学家。3.罗杰斯创立了来访者中心疗法,这种疗法无需充分的理论知识和冗长训练,见效很快,因而得以广泛应用。4.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罗杰斯强调个人经验,以及成为“功能完全发挥的个人”的重要。
(二)理论缺陷 1.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科学的办法来加以验证。2.罗杰斯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他回避了讨论攻击性、自私等人性的另一面。 3.把人类所有行为的动力都归因于自我发展的倾向,有些牵强。4.罗杰斯对当事人的主观经验和自我报告非常重视,有人认为他过于依赖个人的自我报告,所得到资料不一定可靠。5.有人批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咨询者太缺少训练,而这是无法用热情来弥补的。而且即使咨询者做到了以来访者为中心,是否就能真正消除来访者扭曲的认识和经验,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