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工电子技术第1-3章
电工电子技术第1-3章知识梳理,包括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线性电路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部分内容。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部分模拟电子技术总结,《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要点第一章电路分析方法一、学习内容1.电路的基本组成及模型;2.电路元件的定义约束及连接约束;3.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概念及特点;4.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一部分:电工技术1-3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和电位,u=dw/dq,Uab=Va-Vb
电流:i=dq/dt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电流、电流:由正极到负极
电动势:负极到正极
参考方向:人为假设的方向
关联参考方向:U、I同向
U=RI
非关联参考方向:U、I异向
U=-RI
电路功率
P<0,发出功率,电源
P>0,吸收功率,负载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任一时刻,电路中任一个节点流入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任一时刻,电路中任一个回路在绕行方向上电位降之和等于电位升之和
电源及等效变换
实际电流源=理想电流源Is+串联电阻Rs
Is=Us/Rs Us=IsRs
实际电压源=理想电压源Us+串联电阻Rs
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KCL独立方程+KVL独立方程
节点电压法
列出各支路KCL方程,再用节点电压表示各支路电流
叠加定理
1、分别计算每个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效果,然后计算代数和
2、单独作用时,其他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短路
戴维南定理
1、将所求支路外的电路等效为电压源
2、求等效电阻时,所有电源置零
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量
三要素
初相位Ψ
正弦量的起始位置
幅值Im Um
正弦量的最大值
角频率ω
正弦量的变化快慢
频率f
正弦量每秒变化次数
周期T
正弦量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
瞬时值
用小写字母表示:i u
有效值
U=Um/√2
I=Um/√2
①电流、电压表测量数据均为有效值
②交流设备的铭牌标注的电流、电压均为有效值
相位差
1、φ=ψ1-ψ2,若>0 表示1超前2φ角,<0 表示1滞后2φ角。
2、同频率相比才有意义;相位差与计时起点的选择无关
表示方法
波形图
瞬时值表达法
u=UmSin(ωt+φ)
相量表示法
①代数式 A=a+jb=U(cosψ+jsinψ)
②指数式 A=Ue^(jψ)
③极坐标式 A=U∠ψ
电路元件
电感元件
感抗X=ωL
阻交流通直流
U=jXI (此处U、I均为相量)
相位上电压超前电流90度
电容元件
容抗X=1/ωC
阻直流通交流
U=1/jωC I (此处U、I均为相量)
相位上电流超前电压90度
功率和能量
瞬时功率
p=ui=UIsin2wt
无功功率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都不消耗能量,他们都是储能元件只与外电路进行能量交换,交换规模用无功功率来衡量
Qc=I^2 X
p=ui=UI[cosψ-cos(2wt+ψ)]
有功功率(平均功率)
P=UIcosψ ψ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Q=UIsinψ ψ为复阻抗角
视在功率
S=UI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与电路分析
复阻抗
Z=A/B=(U/I)∠(ψa-ψb)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电路分析
①相量法
U=UR+UL+UC (相量表示要加点) =I[R+j(XL-XC)] (I也是相量表示)
②相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