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3.5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眼的坚实根基。面对当今世界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丈化,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我们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守望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
1924年,国共两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但最终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5.1 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中华文化
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用
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美德万年长
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精神力量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内容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做法
责无旁贷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身体力行
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5.2 凝聚价值追求
高扬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与时俱进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对国家
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对他人
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对自己
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构筑中国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