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卷 振动与波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物理 振动与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所以又叫做平衡位置)(平衡位置不一定受力平衡、如单摆在最低处仍受向心力)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振动)。产生机械振动的条件是存在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2.全振动做振动的质点从某位置出发第一次回到该位置,并保持与出发时相同运动方向的过程叫做一次全振动。3.振动的描述等。
高中物理 力的平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A.生活中常见的力B.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D.共点力的平衡。
这是一篇关于物理原子、宇宙章节思维导图,包括:认识原子结构的发展、原子的核式结构、万有引力定律、宇宙的基本结构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五卷 振动与波
机械振动
1.机械振动 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所以又叫做平衡位置)(平衡位置不一定受力平衡、如单摆在最低处仍受向心力)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振动)。产生机械振动的条件是存在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
2.全振动 做振动的质点从某位置出发第一次回到该位置,并保持与出发时相同运动方向的过程叫做一次全振动。
3.振动的描述
简谐振动 凡是在大小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方向与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都是简谐运动。 F 回=-kx。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弹簧振子 弹簧振子(简称振子)是一种理想模型,有一根水平的光滑金属杆,杆上穿有带孔小球(看作质点),一根轻螺旋弹簧(忽略弹簧动能)一端固定,另一端和小球相连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从能量角度看,振子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相互转换,机械能守恒。
振动图像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根据简谐运动定义(位移与恢复力成正比,即F=-kx),通过求解二阶齐次微分方程得出来的结果就是x=A*cos(ωt+φ),其中A和φ是依赖于初始条件的两个待定系数,ω是依赖于系统的固有频率(ω=√(k/m),k是恢复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m是系统质量).
匀速圆周运动和振动的联系 小球沿半径为r的圆周按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在水平直线上的投影就在该直线上做振动。 小球历经a→b…h→a各点运动一周,它在水平直线上的投影恰好完成一次全振动。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它的投影振动的周期相等;小球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它的投影振动的振幅
用参考圆研究简谐运动
弹簧振子在 O→B 过程中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B→O 过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具有对称性 t1、t2在同一位置,t2、t3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 v2=v3=-v1 a1=a2=-a3
单摆 单摆是一种理想模型,用一根不可伸缩(无弹性势能)的轻细线(忽略质量,无动能、重力势能)悬挂一个质量比细线大得多,直径比细线长度小得多的小球(忽略尺寸看作质点),我们把这样的装置叫做单摆
摆球始终受到重力mg和细线拉力T的作用。重力的分力mgsinα沿圆弧切线方向,指向平衡位置O,而拉力T在圆弧切线方向没有分力。是重力的分力使摆球回到平衡位置,这个力就是使单摆振动的回复力。
摆角小,振幅A近似=Lθ
在最低点,回复力为零,合外力不为零。速度最大,向心力最大,cosα最大,所以T最大 最高点T最小
摆绳拉力变化周期为2t 单摆周期T=4t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 单摆、停表、直尺、直径已知的小球、铁架台等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用尺测出摆长 (摆线长+摆球半径)
(2)测周期T 为了减小误差,在摆球处于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①使用秒表:为了减小误差,用秒表测量 n 次的全振动时间 t,然后由 T=t/n求得周期 累积法提高测量精度 ②使用光电门传感器也能直接求得周期。
数据处理 方案一:公式法 1.做多次实验,测定摆长 l、周期 T; 2.列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并计算出实验结果并取平均值
注意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
就算实验中将摆线长当作摆长,用作图法求得的g不变
误差分析
测得的 g 值偏小可能原因: ①摆线上端未系牢,振动中松动,摆长增加 →摆动过程中T增大 测得T偏大 ②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t偏大,T偏大 ③实验中少数了几次全振动→ n偏小,T偏大 ④测摆长时摆线未拉直 →测得l偏小
反之则g偏大
机械波
机械波的产生
1.机械波的形成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2.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1)波源 波源是产生机械振动的物体
决定频率、周期
(2)介质 介质是传播机械振动的物质
决定波速
3.横波 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
机械波的描述
1.波的图像 反映各质点在同一时刻不同位移的曲线,叫做波的图像。
注意传播方向和加整数倍个波长 多解
前质点法:看前一个质点现在的状态 如波往右传,看左边质点的状态
2.波长 λ 在一列波中,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和速度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单位m
3.频率f 和 周期T 波的频率是介质中任一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次数。单位Hz 波的周期是介质中任一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S。
4.波速 v 单位时间内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也就是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单位是m/s。
通常 V固>V液>V气
概要
二 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以后,某些区域质点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质点的振动减弱;这些区域互相间隔且分布稳定 条件:两列波频率、性质相同
连线是双曲线 圆点与波源距离之差为kλ或λ/2+kλ
三 波的衍射 波能绕过障碍物而继续传播的现象
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狭缝、小孔等)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小
不满足条件也有衍射,只是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