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绪论
担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管理工作,拟订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管的工作制度以及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组织开展监督管理。 (二)按分工承担境内外传染病疫情...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确定检疫传染病疫区,并决定对出入疫区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泌尿
方剂学速记歌决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骨科学)2019
执业医师运动系统之骨折概论
2019年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大纲
支气管扩张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概论大纲2019
执业医师血液系统概论2019
执业医师呼吸系统概论2019
第一章 绪论
卫生检疫的概述
定义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
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
目的: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内容从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扩大到控制医学媒介生物,核辐射,生物、化学有害因子等相关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卫生检疫分为国境卫生检疫和国内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是一个国家的卫生主权象征,即在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口岸,针对公共卫生风险,采取公共卫生应对措施,预防、抵御和控制公共卫生风险的国际传播,同时又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卫生检疫的作用
控制传染病,保护人类健康
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提高口岸核心能力,保障口岸卫生安全
发展和加强有效应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变被动应对公共卫生风险为主动防御
提供卫生安全的口岸设施设备
有效控制媒介生物
为国际旅客提供安全的食品饮用水
建立固液体垃圾处理监管制度等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和安全
卫生检疫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各国以安全、卫生、健康、环保为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我国也应大力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和安全
开展传染病检测,服务国际旅行健康
卫生检疫工作的特性
涉外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开展
代表国家行使卫生主权
国家涉外工作的一部分
涉及国家利益
对相关工作者有较高政治、业务和外语水平要求
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基于国际社会意志
强制性
科学性
合法性
时间性
具有很强的时间要求
迅速上下完毕
最基本原则
及时发现
及时控制
及时预警
源头管理
准确、果断、科学
预防性
合作性
境内外
境外:国际组织、周边国家、港澳台
境内:卫生、公安、商务、环保、交通、旅游、教育、民航、宗教、防化部队等
各部门
形成境外、口岸、境内联防联控体系
卫生检疫学的研究对象
传染病、医学媒介生物、核生化有害因子等公共卫生风险
发生、发展、传播和预防控制规律
传播这些公共卫生风险的载体
被感染、污染、携带媒介、宿主规律和控制方法
跨境流动规律,以及相关管理学、法律法规等
对应研究内容
卫生检疫学的研究内容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建立口岸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重点研究领域:传染病传播相关问题、疫苗、快速检测、防护用品、卫生处理技术等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媒介生物的监测与控制
核生化有害因子检测与监测
类别、致病特点、扩散规律、有效防护、检测方法、处置措施等
监测方案,排查处置规程和标准
口岸监测工作机制,涉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口岸卫生监督管理
提供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
防止在口岸出现感染、污染或携带上媒介生物
同时研究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活动的手段和规律
国际旅行健康保障
卫生检疫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疾病谱日益增多
疾病谱:指某一地区按其危害程度的顺序排列成疾病谱带反映某地危害人群疾病的组合情况,如某地死亡率占第一位的疾病是麻疹,第二位是细菌性痢疾,第三位是百日咳…可指导有关部门针对性地部署防治
传染病病原体变异性持续增强
传染病国际间播散途径日益多样化
经济全球化
人流物流日趋频繁
防控压力大
核生化恐怖因子检测处置
防恐形势严峻
技术难度高
旅行医学
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公共卫生风险
世卫成员联合行动,消除类似天花、脊灰等可以通过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
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制多病种的快速检测试剂、传染病疫苗
研制核与辐射、生物、化学有害因子的高效监测处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