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P化学分子结构(中)
AP化学考试中会涉及13种分子形状的考察(部分分子形状如图)。 对于判断分子形状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首先画出路易斯结构图,判断出中心原子周围成键电子域和未成键电子域数目
分子结构一.经典路易斯学说 路易斯结构式,配位键,形式电荷 价键理论局限:对成键本质没有清晰认识共价键理论: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同种元素 电负性...
AP化学考试中会涉及13种分子形状的考察(部分分子形状如图)。 对于判断分子形状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首先画出路易斯结构图,判断出中心原子周围成键电子域和未成键电子域数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AP化学分子结构(中)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基本要点
对于ABn型分子,A为中心原子,B为配位原子
分子构型由中心原子A周围价层电子对数决定
价层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VP=BP+LP)
价层电子对应尽可能的相互远离,以使排斥力最小)
利用VSEPR预测分子构型步骤
1.确定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VP) VP=(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数+配体B提供的成键电子数)/2
作为配体,H和卤素原子提供一个电子,氧族元素不提供电子, 氮族元素提供(-1)个电子
ABn为基团时,应考虑电荷数
双键,三键等多重键作为一对电子看待
一个电子亦当作一对电子处理
2.确定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排布方式
VP=2,直线型
VP=3,平面三角形
VP=4,正四面体
VP=5,三角双锥
VP=6,正八面体
3.确定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
LP=0,分子空间构型=电子对空间构型;LP不等于0,则分子空间构型不等于电子对空间构型
对于第二种情况有:
VP=3
LP=1,V形
VP=4
LP=1,三角锥形
LP=2,V形
VP=5
LP=1,不规则四面体(跷跷板形)
LP=2,T形
LP=3,直线型
VP=6
LP=1,正四方锥
LP=2,平面正方形
分子轨道理论
在分子中,电子不再从属于某个特定原子,所以分子中电子运动用分子轨道表示
分子轨道由分子中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分子轨道数目与组合前原子轨道数目相同)
分子轨道数目为偶数:1/2为成键轨道,1/2为反键轨道; 为奇数:一个为非键轨道,剩下的轨道一半成键轨道,一半反键轨道
成键轨道能量下降(两原子之间电子云密度上升,E¯,稳定性升高)
反键轨道能量升高(两原子之间电子云密度下降,E,稳定性降低)
非键轨道能量不变
三个原则
对称性匹配原则(相对于键轴而言有相同的对称性)
首要条件,决定能够否形成分子轨道
能量相近原则
最大重叠原则
决定组合效率
轨道类型
对称类型
σ对称:以x轴为键轴,每转180°,波函数数值符号均不变
Π对称:以x轴为键轴,每转180°,波函数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σ轨道:S-S,S-Px,Px-Px
Π轨道:Py-Py,Pz-Pz
键级=(成键电子数-反键电子数)/2
键级越大,键强度越大,分子也越稳定
注:键级为零的分子、离子不存在(He2)
同核双原子分子
规律
第二周期N之前 第二层:ΠσΠσ
N之后(O、F)σΠΠσ
原因:N之前元素2p 2s之间能极差小,N之后二者能极差大
实例
异核双原子分子
两个原子轨道对于一个分子轨道贡献不相等
对成键轨道贡献较大的来自电负性较大原子
对反键轨道贡献较大的来自电负性较小原子
例子
HF:H的1s和F的2p能量相近
电子构型:(1σ)2(2σ)2(3σ)2(1Π)4(其中1σ、2σ、1Π均为非键轨道,他们与F原子中1s、2s、2Py、2Pz基本相同。只有3σ为成键轨道)
CO:与N2 互为等电子体
电子构型(1σ)2(2σ)2(3σ)2(4σ)2(1Π)4(5σ)2
NO
(1σ)2(2σ)2(3σ)2(4σ)2(1Π)4(5σ)2(2Π)1
等电子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或离子,当他们的原子数,电子数均相同时,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类似的成键情况,电子构型,及性质
离域Π键(大Π键)
离域键:电子在成键的两个原子的范围以外运动
形成条件
1.原子都在同一直线(平面)上
2.每个原子都有垂直于平面的p轨道,且相互平行
3.p电子数目要小于P轨道数目的两倍
4.大Π键中的电子是在占据能量较低的σ键和孤对电子后形成的
要点
当形成大Π键的p轨道上的电子可排布一个也可两个时,排布一个(尽可能少)
分子或例子中存在两个离域Π键,则离域电子数目尽可能的平衡
步骤
1.判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2.画出结构
离域效应
1.稳定性:离域Π键形成是体系能量降低,稳定性
2.化合物颜色:离域Π键的形成,增大Π电子活动范围,使体系能量降低,能级间隔降低,电子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由紫外转向可见光区,故而物质带有颜色
化学反应活性
酸碱性:羧酸由于形成Π34 使羟基氧原子上孤对电子往c上迁移,降低电子概率密度,削弱OH键,氢离子利于解离,同时生成的羧酸根由于大Π键的存在比较稳定,所以羧酸酸性比相应的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