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军队文职综合知识考试-公民思想道德修养
自己整理的军队文职综合知识考试资料,同时也是自用的。可适用于公务员、考编、文职考试等考试,重点清晰、知识点完善,主页有综合知识考试一套的思维导图整理。
编辑于2022-11-07 20:21:48自己呕心沥血整理的军队文职综合知识考试资料,同时也是自用的。可适用于公务员、考编、文职考试等考试,重点清晰、知识点完善,按这个框架准备即可,主页有综合知识考试一套的思维导图整理。
自己呕心沥血整理的军队文职综合知识考试资料,同时也是自用的。可适用于公务员、考编、文职考试等考试,重点清晰、知识点完善,按这个框架准备即可,主页有综合知识考试一套的思维导图整理。
自己呕心沥血整理的军队文职综合知识考试资料,同时也是自用的。可适用于公务员、考编、文职考试等考试,重点清晰、知识点完善,按这个框架准备即可,主页有综合知识考试一套的思维导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己呕心沥血整理的军队文职综合知识考试资料,同时也是自用的。可适用于公务员、考编、文职考试等考试,重点清晰、知识点完善,按这个框架准备即可,主页有综合知识考试一套的思维导图整理。
自己呕心沥血整理的军队文职综合知识考试资料,同时也是自用的。可适用于公务员、考编、文职考试等考试,重点清晰、知识点完善,按这个框架准备即可,主页有综合知识考试一套的思维导图整理。
自己呕心沥血整理的军队文职综合知识考试资料,同时也是自用的。可适用于公务员、考编、文职考试等考试,重点清晰、知识点完善,按这个框架准备即可,主页有综合知识考试一套的思维导图整理。
公民思想道德修养
道德
含义
历史发展
起源
“道德”出自荀子《劝学篇》
劳动是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第一次科学全面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
发展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道路是曲折上升,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本质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 高级-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文学艺术、哲学 具有阶级性 非意识形态 自然科学、部分社会科学 不具有阶级性 低级-社会心理
反映社会经济关系
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反映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经济关系)、规范功能(规范成员行为、品德、崇德向善)、调节功能(纠正人的行为和活动)、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吸收借鉴
中华传统美德
内容: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以和为贵;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中国革命道德
主要内容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典型代表
革命时期
1919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1921红船精神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05年6月21日***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立党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1927-1929井冈山精神
江泽民24字概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1929古田会议精神
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
1931-1937苏区精神
苏区:苏区指的是江西赣南苏区。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当时,全国已在231个县、1910万人中建立了县以上的苏维埃式政权,苏区建设进入了全盛时期。 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的谈判协定,中共中央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苏区在历经9年又10个月之后,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苏区精神:土地革命战争中由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人民和革命战士,在党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瑞金:民国十九年(1930年)4月,瑞金境内农民暴动成功,推翻民国县政府。同年6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嗣后,中国工农红军开展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民国二十年(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瑞金县置为中央直属县。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1934-1936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41-1945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
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49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
进京赶考;“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两个坚持”(坚持团结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 )的科学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沂蒙精神
2013年11月25日,***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60红旗渠精神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的西北角,与山西、河北接壤,耕地89万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水浇地仅1万余亩。全县70万余人。 林县曾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昔日林县人民世代挣扎饥寒交迫之中。 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 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1962-1964焦裕禄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雷锋精神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
实质是:忠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做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周恩来同志曾对雷锋精神作了全面而精辟的概括,即“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88抗洪精神
1998年9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出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实质是,以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为灵魂;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至上的大局意识为核心;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为纽带;以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旗帜;以自强不息、贵公重义、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坚忍不拔、自尊自励等传统美德为血脉和营养。
当代价值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洋为中用
公民道德准则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社会主义道德
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核心
为人民服务
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原则
集体主义
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国家和社会高于个人
社会公德
新增网络生活道德: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个人品德
学思并重、省查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理想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其基本内容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 —— 林觉民--《与妻书》 梁思礼:火箭动力专家
信念
定义: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特点:执着性、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内容
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实现共产主义,全人类解放
特色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鲜明的实践品格
持久的生命力
1848,欧洲革命、《共产党宣言》
理想
定义: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一种精神现象
特点:超越性、实践性、客观性、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内容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内容
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017十九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理想与现实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中国精神
时代、民族
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定义: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新时代爱国主义基本要求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团结一个劳动者、一个建设者和两个爱国者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苟日新,日日新
错失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由领先变为落后
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二者辨证统一:都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本内容
精神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3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修正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重大意义
为社会有序运行、良性发展提供明确价值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历史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其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其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精髓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基础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主义区分“四个伟大”,即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 伟大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眼于“干成什么或达到什么目的”,奋斗目标。 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着眼于“如何干”,必由之路。 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工程。着眼于“谁来实现伟大复兴、推进伟大事业和进行伟大斗争”,领导力量。——在这4个中起决定性作用 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着眼于“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干”,精神状态。 “四个伟大”这一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之中。 四个伟大的意义: 1.“四个伟大”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根本总结 2.“四个伟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 3.“四个伟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4.“四个伟大”是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行动纲领的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