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技术发展史
教育技术学发展史 一、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 虽然从技术的定义出发,人们未必就能正确的推导出教育技术的定义,但是仍有必要讨论 它的定义。因为教育技术的上位概念的技术,而不是...
这是一篇关于项目计划的思维导图,介绍了项目管理的详细计划,包括工作分解结构、成本效益分析、资源计划、进度计划、风险管理、采购、质量和成本估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教育技术发展史
国内
电化教育阶段
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
早期
国外媒体引入国内
幻灯、电影施教的提倡
中期
新中国成立后电化教育部成立
电化教育从高校到中小学普及
幻灯、电影、广播、唱片、录音辅助教学
电化教育重新发展
1978-1987年
电教机构全国推广
学校派发《电教器材配备目录》
受国外教育技术概念影响,电化教育内涵和对象多次定义
教育技术迅速发展
1987年至今
学科体系
1993年电化教育名称改为教育技术
1986年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专业
教育技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
教学领域
政府大力推广普及教育技术,各类学校师兄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幸喜技术化教育
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下,计算机进入课堂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广播电视教育网络建立
视听教学
17世纪到19世纪
视觉教学运动
夸美纽克的直观教学理论提供理论基础
照相技术、幻灯机、无声电影引入教学邻域
19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
视听教学领域的发展
有声电影(美国)、广播录音技术(英国)应用于教学中
《课程视觉化》一书论述了视觉教学理论于原则和多媒体分类模型
投影器、幻灯、录音、模拟器材运用于工业和军队训练中,将视听教学有理论引入实践
语言实验室、电视、教学机、多媒体组合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先后问世,试听传播出现
程序教学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60年代
程序教学的产生
自动教学机设计
教学机器纷纷问世、程序设计广泛开展、斯金纳发起新程序教学运动(50-60年代迅速发展)
成本代价到,不符合真实教学实际,走向衰败
20世纪60年代
程序教学基本原理
斯金纳“强化理论”指出应将教材程序化
程序教学5要素
程序设定模式的构建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
CAI系统的开发
分级系统以及微机的发展和迅速普及对CAI系统的完善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形成和发展
17世纪-20世纪70年代
起源
夸美纽斯应用归纳法
科学研究指导教学世纪、教育测量学课程首次开设
20世纪60年代程序教学的发展推动
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
新趋势(教学机器、计算机、卫星技术}
从教学实践方法出发,教学设计理论有机结合
教育技术学的演化
20世纪60年代至今
全美教育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更名为美国教育传播于技术协会
教育技术被定义
国外
中心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