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区基础知识
按年龄标准划分的社区工作对象,能够有儿童、青少年、老人等几种特别工作对象、 ②按职业标准划分的社区工作对象,能够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程师等几种特别工作对象。 ...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社区基础知识
社区概述
社区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社区的含义
第一次使用社区这个词-德国滕尼斯
我国第一次使用社区一词-由费孝通翻译
第一次给社区下定义-美国罗伯特E 帕克
我国社区的定义-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范围-居委会的辖区(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
社区的构成要素
有人有地有组织,物质文化和心理。
人口要素
第一要素;社区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地域要素
物质要素
社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组织结构要素
正式组织
如党组织、学校、银行等
非正式组织
如养花协会、广场舞队等
心理要素
归属感
对社区自豪或羞耻的情感
认同感
把自己看成是社区的一员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社区意识
文化要素
具有本社区特色都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和社区艺术活动等
社区的功能
经济社会化,控制参与保
经济生活功能
社区最基本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
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技巧
社会控制功能
软控制
潜移默化,如文化、道德和公约等
最有效的控制
硬控制
强制性,如社区治安、保卫和帮教配合等
福利保障功能
提供福利服务
社区参与功能
社区实践的核心
社区建设
含义
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民主自治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起着规划、指导、和扶持的作用
社区建设也要重点解决好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居民自治的关系和衔接问题
原则
人民责权,资源制宜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服务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目标
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特点
综合性
全方面,多方位
社会性
各类主体,各种力量共同参与
地域性
本社区
多样性
模式多样
群众性
针对所有群众
社区居委会
性质
基层性群众性自治组织
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是1949年10月23日诞生的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
主要职责
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规模
100-700户的范围内设立;新建住宅区居民入住率达到50%
设立、撤销、规模调整
由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决定
五至九人组成
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选连任
选举
双过半
居民小组是社区居民委员会最基层的执行机构
自治权
政府委派事务
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会救助服务、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服务等
自治事务
双财管教服务人
财产自治
居委会管理本居委会的财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侵犯居委会的所有权
财务自治
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包括工作人员的补助,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拨付
居委会对自己兴办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所取得的利润,除依法缴纳国家税收外,其他剩余可以自由支配
人事自治
与居委会的选举、任免和撤换有关
管理自治
涉及到居委会日常管理工作的展开,如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需提交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教育自治
居委会教育居民遵守宪法法律和国家各项政策
服务自治
兴办便民利民服务,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生活服务
决定问题的方式
少数服从多数
与基层政府的关系
指导关系
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概述
社区内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等协同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推动社区发展的过程
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关键在于体质创新,核心是人,重心要下落到城乡社区
特征
治理主体多元化
治理目标过程化
治理内容扩大化
治理是多维度,上下互动的过程
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
地位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治理体系
2025-2030年,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更为精准全面
基本原则
党领人民,改创城乡特色
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理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措施
健全完善治理体系
提升治理水平
补齐治理短板
强化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