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包括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问题,学前儿童发展研究概述和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问题所包含的内容,知识点全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问题
学前儿童发展的概念
(一)发展的含义
广义的发展
①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
②研究人类心理的种系发展
狭义的发展
主要指人的个体发展
即指个人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 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 的变化,是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 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善, 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 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个体发展具体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个体躯体的尺寸、身体比例 、外貌和各种躯体系统功能的变化, 大脑发展,知觉和运动能力发展,以及 健康发展等。
认知发展:包括知觉、言语、学习、记忆 、问题解决、想象力、创造力等心理过程 的变化和连续性。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包括动机、情绪、 人格特质、人际交往技能和人际交往、 在家庭内外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道德推理及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和持续性。
(二)学前儿童发展
主要指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前(0-6岁)在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性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
广义的学前期: 指的是0-6岁儿童 狭义的学前期等同于幼儿期 : 指的是3-6岁儿童
由此可见,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对象是0-6岁儿童 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年龄段划分为婴儿期和幼儿期。
婴儿期:0-3岁的婴儿
幼儿期:3-6/7岁儿童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1.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代表人:优生学创始人——英国高尔顿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代表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影响的 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对待环境教育的作用
2.共同决定论
代表人: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斯特恩认为,心理发展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的结合结果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3.相互作用论
遗传与环境
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个因素
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不同的心理和行为, 不同年龄阶段,遗传和环境作用的大小均不相同
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 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小,受遗传影响大; 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论
代表是行为主义学派和社会主义学派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认为发展是儿童习得行为不断增加的过程, 是一个平稳而连续的过程 只有量的累进, 不存在什么阶段,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可能 仅仅在于其行为数量和复杂程度。
发展的阶段论
代表是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结构学派
强调内部因素、生物学因素对制约作用
认为发展是突然发生的,有不连续的阶段构成 , 发展没有量变,只有质变,儿童每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就会发生快速的改变,而后又恢复常态
认为,阶段是超越世界和文化的,即认为任何地方的 儿童发展都遵循着相同的次序,每一个进程都是全新的开始。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现代发展心理学家
说明发展过程是
有序的
连续的
阶段的
(三)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实质上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属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具有这一年龄阶段的 占主导地位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这是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即共性。
不同的儿童在心理发展的速率、潜能和优势领域 又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距显示了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 即个性。
(四)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学前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去适应 或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是内因更重要还是外因更重要)
内因说
内因说研究者认为学前儿童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其内部矛盾的产生 是其主动改造自然的结果
在学前教育儿童发展过程中,环境与教育对其发展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外因论
遗传论者、环境论者认为儿童是消极被动的个体,儿童心理的发展要么受外部环境所驱使, 要么被内部生物因子所规定。没有儿童自我的力量。
具体表现为
不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而从教育者的需要和想象出发, 把知识硬性地塞给儿童。
不考虑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 只强调单纯的外部奖励和惩罚
在教学上强调注入式, 不重视启发式和诱导式
不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不把儿童看成独立的个体, 强调盲目的听话、服从
(五)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学家定义: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关于人的关键期的争论主要围绕:1.关键期是否存在2.关键期的缺失是否不可弥补
如:狼孩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的作用
遗传因素就是指从自己父母的遗传基因中获得的生物特征
遗传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必要的物质前提
表现
在通过素质影响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在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从年龄阶段来说,一般年龄越小,遗传素质的影响相对比较大,年龄越大,它们影响越小。
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环境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的总称。
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学前儿童发展研究概述
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
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
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
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
社会生态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