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模具制造技术
模具制造技术知识梳理导图,主要包括模具制造工艺基础和模具的传统机械加工两个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模具制造技术
2 模具制造工艺基础
2.1 模具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2.1.1 模具的生产过程
1)零件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2)生产准备
3)模具零件的加工及热处理
4)模具的装配
5)试模与验收
2.1.2 模具制造的工艺过程
1)工序
2)安装
3)工位
4)工步
5)走刀
2.1.3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1)生产纲领
2)生产类型
2.2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2.2.1 工艺规程的作用
2.2.2 模具零件工艺规程及制订的原则与依据
2.2.3 模具工艺规程制订的步骤
1)对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分析
2)确定毛坯种类
3)拟定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4)选择定位基准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
6)选择机床 工艺装备
7)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
8)填写工艺文件
2.3 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
2.3.1 零件图样分析
1)了解零件结构
2)零件技术要求的检查
3)检查零件所用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2.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结构标准化
2)零件加工表面形状分布合理
3)零件具有足够的刚度
4)合理制订零件精度
2.4 模具零件毛坯选择
1)铸造毛坯
2)锻造毛坯
3)型材毛坯和半成品件
2.5 定位基准的选择
2.5.1 基准的概念
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
2.5.2 工件的安装定位方法
1)直接找正法
2)划线找正法
3)夹具安装法
2.5.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2)精基准的选择
3)辅助基准的使用
2.6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确定
2.6.1 加工余量的概念
1)工序余量和总加工余量
2)基本加工余量 最小加工余量和最大加工余量
2.6.2 加工余量的确定
1)查表法
2)经验法
3)计算法
2.7 切削用量的确定
2.7.1 切削用量三要素
1)主运动速度
2)进给量
3)背吃刀量
2.7.2 切削用量的确定原则
1)背吃刀量的选择
2)进给量的选择
3)主运动速度的选择
2.8 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机床的选择
2)夹具的选择
3)刀具的选择
4)量具的选择
2.9 模具制造工艺路线制订
2.9.1 模具表面加工工艺及方法的选择
1)机械加工
2)特种加工
3)塑性加工
4)铸造加工
5)焊接加工
6)热处理工艺
2.9.2 加工阶段的划分
1)粗加工阶段
2)半精加工阶段
3)精加工阶段
4)光整加工阶段
2.9.3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2.9.4 加工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3)辅助工序的安排
2.10 模具制造工艺文件
1)模具制造工艺过程卡
2)模具制造工艺卡
3)模具制造工序卡
3 模具的传统机械加工
3.1 模具零件的传统机械加工方法
3.1.1 车削加工
1)车削加工的工艺范围
2)车床
3)车削工具
4)车削加工常用车削用量
5)模具车削加工常用工具
6)车床上工件安装
7)对拼式型腔车削加工
3.1.2 铣削加工
1)铣削加工的范围
2)铣床
3)铣削刀具
4)铣削方式
5)常用铣床附件及其应用
6)模具典型表面及型腔的铣削加工
3.1.3 刨削和插削加工
1)刨削加工的范围及其特点
2)刨床
3)插削加工
3.1.4 钻削和镗削加工
1)钻削
2)镗削加工
3.1.5 磨削加工
1)磨削加工的范围及其特点
2)平面磨削
3)外圆磨削
4)内圆磨削
5)磨削加工砂轮选择
3.2 模具的仿形加工
3.2.1 仿形加工的工作原理
1)直接作用式仿形原理
2)随动作用式仿形
3.2.2 仿形铣削加工工艺
1)仿形触头 靠模及铣刀
2)仿形铣削方式
3)仿形铣削工艺要点
3.3 模具零件孔型的精密加工
3.3.1 坐标镗削加工
1)坐标镗床
2)坐标镗床附件
3)坐标镗削加工工艺
3.3.2 坐标磨削加工
1)坐标磨床
2)坐标磨削方法
3.4 成形磨削
3.4.1 成形磨削的基本原理
3.4.2 成形磨削方法
1)成形砂轮磨削法
2)夹具磨削法
3.4.3 成形砂轮修整工具
1)砂轮角度修整夹具
2)圆弧砂轮修整夹具
3.4.4 夹具磨削法
1)正弦精密平口钳
2)正弦磁力台
3)测量调整器
4)正弦分中夹具
5)万能夹具
3.4.5 光学曲线磨床成形磨削法
1)光学曲线磨床工艺范围
2)光学曲线磨床工作原理
3.4.6 数控成形磨床成形磨削法
2)仿形磨削法
3)复合磨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