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测量的编制技术
确定测验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明确测验哪些个体或团体);确定测量目标(测何种心理特质);明确测量用途(用于心理诊断还是选拔人才);
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即某一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它是人才测评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时的参照分数标准。测验分数必须与某种标准比较,才能显示出它所代表的意义。
经典测量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亦称“真分数理论”。2O 世纪初提出,至 50 年代臻于完善。该理论假设观测分数 X 是由真分数 T 及随机测量误差 E 所组成,即 X= T+ E;误差 E 的平均数等于 0;误差 E 与真分数 T 间的相关为 0。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心理测验
编制
基本程序
确定测验目的
对象
目标
用途
制定编题计划
要明确的信息
全面
相对重视程度
方面、数量
百分比分数标准
编辑测验项目(题目编制技术)
资料
形式
项目
代表性
范围
难度
简洁明了
数量
说明
预测与项目分析
注意问题
取自总体
情境一致
时间延长
记录反应
合成测验
项目选择
性质
区分度
编排
编制复本
测验的标准化
编制过程
内容、难度、信度、效度
实施过程
情景
指导语
时限
评分解释
标准化 90%
鉴定测验
编制测验说明书⑥
测验等值
通过对考核同一心理品质的做个测验形式做出测量分数系统转换,使得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有可比性
分类
等百分位等值
线性等值
条件
同质性
不同测验形式所测的必须是同一种心理品质,且内容与范围基本一致
等信度
公平性
锚测验
可递推性
对称性
样本不变性
测验目标
双向细目表
心理测验的施测
设计
含义
准备工作
使用
步骤
选择测验
测验实施
测验评分
结果报告
影响因素
施测前
测验情景
测验焦虑
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评分技术
分数解释
分数解释的要求
了解具体测验
被试情况
测验的具体情况
分数解释的类型
叙述
溯因
预测
评价
解释原则
了解测验
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常模效度局限
参考资料
一段分数
不直接比较
分数意义告诉受测者
标准参照测验
概述
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方位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上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
目标参照测验
作用
绝对水平
非个体差异
信效度
信度
分类一致性信度
两次都及格和两次都不及格人数和所占比
荷伊特信度
效度
内容效度
校标关联效度(决策效度)
总命中率
结构效度
项目分析
通过率P
难度差值
掌握组-非掌握组鉴别指数
个人获得指数
前测不及格后测及格的人数
相关系数
题总相关
专家评定法
NedIsky法
根据专家判断临界被试哪些选项能排除,再计算出正确回答题目的可能性,求出每一题正确的回答的可能性之和,若干专家评定后求均值
多项选择题
Angoff法
根据专家判断临界被试正确回答题目的可能性Pi,设每题满分Fi,计算测验每道题可能性之和λ,若干专家评定后求均值
Bookmark法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以Angoff为基础的专家评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