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政策第二章
公共政策第二章包括三权分立下公共政策的形式,中国现行体制,公共政策形势,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全民公决,公共政策的类型,公共政策的特征和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公共政策第二章
三权分立下公共政策的形式
国会立法 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立法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其授权于行政部门的决策以及法院制定的专门政策,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必须通过立法规定。
总统决策 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决策通常分为两种途径,五种类型。
政府机构决策 国会授予政府机构正式权力以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如授予环保局正式权力以做出有关规章、条例、细则等。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决定往往依赖于专门的知识和充分的信息。
中国现行体制公共政策形式
议行合一
子主题其一,从宪政规范的权力关系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首要的、全权的地位。 其二,从政府系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过程的运行,主导者公共政策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直接形式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通过的政策性文件,以及党的主要领导人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邓小平南方讲话等;
间接形式
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中共中央与国家其他机构联名发布的政策文件,如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名发布的决定、指示等;第二,中共中央单独提出政策倡议,国家有关机构据此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并依照法定程序加以通过;第三,国家有关机构以党的政策为指导原则制定相关政策,如全国人大的刑事立法等。
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
子主题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体系由四大组成部分,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查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首要地位。 立法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职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宪法;(2)基本法;(3)其他法律;(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决议、决定、命令、条例等。
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
国家行政机关指国务院及其组成部分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它们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 行政决策作为公共政策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政法规;(2)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3)部门规章;(4)地方性规章;(5)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全民公决
全民公决又称全民投票或公民表决,指全体公民对重大问题投票作出决定。它是民主国家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选民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对相关议题表达同意、反对或弃权的明确态度,然后根据表决结果达成决策的一种制度。
优势:它基于平等原则,使每个公民都具有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全民公决还可以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公共政策的类型
1.管理性政策
2.自我管制性政策
3.物质性政策
4.象征性政策
5.涉公政策
6.涉私政策
7.实质性政策
8.程序性政策
9.分配性政策
10.再分配性政策
公共政策的特征
子政治性 多样性 层次性 阶段性 复杂性 合法性 权威性 普遍性 稳定性
公共政策的作用
导向功能 管制功能 调控功能 分配功能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