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层级制
这是一篇关于层级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工具+价值”的视角、层级制面临的难题、如何解决难题、公共管理的对象。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维导图,中华文明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车队管理
17种头脑风暴法
理解层级制
“工具+价值”的视角
市场之外的“力量”
市场与政府的区别
效率
“科斯定理”
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政府和市场效率必然不同
分配
烟民和非烟民
分配背后的价值取向
做市场无法做的事情
改变了配置资源的规则
要考虑这么做的价值观、原因、成本、收益分配
层级制(hierarchy)
定义
层次制将一个交易的多方直接或间接、纵向或横向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命令”的方式去协调或约束,从而实现目标
类型
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次组织结构
U型(United Structure)
M型(Multidivitional Structure)
U+M型
层级制的特点
层级制的原则
主观估价:也是主观价值偏好的体现
从自愿到强制
互惠的初始目的
为了互惠建构层级制组织
加入后互惠可能受限
层级结构也会面对竞争
层级制的优势
给具体的交换定价:少数派决策机制
有形的手:命令机制
组织的“合约”本质:委托代理机制
层级制的劣势
定价的成本
有形的手的缺陷
效率与公平
不确定性的影响
结果极其概率确定的随机事件
结果已知但概率未知的事件
并非所有的可能结果都是已知:概率无意义
相对来说层级制内这种很强
合约下的关系
锁定效应 Lock-in
路径依赖效应
滥用权力和寻租
正直忠诚等
比较
两种价值
制度环境层次:组织的价值观
社会基础层次:文化、习俗
现实的难题
情境相互交错
如何对情境排序
是主观的、规范性的问题
排序的一致性利于合作 异质性导致冲突损耗
通过建构社会价值达到稳定
层级制面临的难题
现实观察中的问题
所有权经营权分离
多事业部门的出现
委托部门进行生产决策
依赖中间商完成交易或融资
将规制的权力分配给不同部门
根本问题
层级制具体模式选择取决于内部的成本
激励的成本与信息的成本
结果导致集权与分权的选择问题
如何寻找集权与分权的边界
委托代理理论关注的是成本与收益
失控:委托者的成本
谁的收益
委托者收益与代理人收益的异质性
公共事物管理视角
每个层次的政府都可视为委托代理关系
社会以及相应的政府是基于一系列的纵向合约来解决相应的代理问题
当层级制的激励机制逐层下降时,失控必然会出现
政府常见成本
政府缺乏责任
无论哪个层次都有代理者的特征以及委托者的特征
委托者无法预知未来的条件,于是决策时有重新谈判的倾向
存在第二轮谈判时,第一轮代理人可以隐藏自己信息以获得信息租
多头领导
多头领导导致的分配低效
行政管理者之间的竞争
分权程度
全分权意味着会出现搭便车
意味着存在分权的交易成本
timing and voting right
干预时序不同会造成效率的损失以及干预结果的不同
考虑雁过拔毛(double marginal effects)
过度自主权
决策者的自由裁量权
The Received Theory
决策者注重自己可以从利益集团获得的捐款或受贿金额,但也考虑社会福利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Principl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nts
决策者关心连任,进而重视选民利益
如何解决难题
中国模式
“自由化、私有化和民主化是经济转型的必备条件”(Summers, 1991)
但中国并不需要上述“必备条件”
理论设想: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竞争
竞争的原因:集权化的政治和人事管理模式
竞争的条件:经济分权
地方政府公司化
从资源到资产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土地出让金是城市地租的体现,是地价的表现形式
资源实现了资产价值
土地的资本作用
地方工业化的“资本”积累
效果和弊端
地方激励推动了经济发展
形成地方相互限权的效果,降低监管压力
但资源配置低效
城乡收入差距悬殊
生态受损:考核方式单一化
小结
集权中隐藏分权
中央分权让地方政府代行经济发展权并拥有剩余索取权
激励的作用
经济剩余索取权与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吻合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私有产权+市场化”的配置效果
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
公共管理的对象
公共事物
交易
交往的基本单元
其他交易组织形式
家庭
企业
政府
区别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