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级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最详细
分值:8分左右 考点为标注颜色部分 涉及考题:客观题,不涉及主观题考试 主要内容为法律基础、民事争议纠纷、行政争议纠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征和认定
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1)补价是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不含增值税之间的差额。 (2)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即为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大的公允价值。
预付账款属于非货币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确认条件
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都无法可靠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金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换出资产的当期损益
会计处理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若给定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若未给定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不涉及补价的情况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涉及补价的情况
支付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
收到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的会计处理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固定资产:换出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并将其持有期间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部分)”转入投资收益。
相关税费的处理
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与出售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如换出固定资产支付的清理费用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等。
与换入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与购入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如换入资产的运费和保险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等。
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在计算增值税时要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计税基础
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
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合理确定)
每项换入资产成本=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
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够合理确定)
每项换入资产成本=该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