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 必修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学习笔记,包括重力与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等。
编辑于2022-12-04 12:06:17相互作用——力
重力与弹力
力的图示
重力
地球吸引使物体受的力叫做重力
大小:G=mg,g值一般取9.8m/s^2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作用点:从重力的作用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 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形变
接触力:物体与物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称为接触力, 接触力按性质可分为弹力和摩擦力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形变的分类
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非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续作用力时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如果物体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测序作用力 和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直接接触,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仅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单位为N/m)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并挤压,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力和反作用力
关系: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参考系的选择也无关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表达式:F=-F'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他们的作用线 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合力和分力
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和几个力共同 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 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分力
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求法: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理解:只有同一个物体同时受到的力才能合成 力的合成结果是唯一的 在力的合成中,各分力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在力的合成中,分列式物体实际出了力,合力并不实际存在
力的分解
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理解:在力的分解中,合力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分力并不实际存在 力的分解结果不唯一 力的分解不改变力的性质及施力物体
原则:如果没有限制对某已知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一个已知力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共点力的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推论
二力平衡:两个力等大、反向、共线
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共线 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平移,后必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
多力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其它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线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并经常充当动力
相互作用——力
重力与弹力
力的图示
重力
地球吸引使物体受的力叫做重力
大小:G=mg,g值一般取9.8m/s^2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作用点:从重力的作用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 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形变
接触力:物体与物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称为接触力, 接触力按性质可分为弹力和摩擦力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形变的分类
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非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续作用力时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如果物体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测序作用力 和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直接接触,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仅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单位为N/m)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并挤压,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力和反作用力
关系: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参考系的选择也无关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表达式:F=-F'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他们的作用线 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合力和分力
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和几个力共同 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 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分力
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求法: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理解:只有同一个物体同时受到的力才能合成 力的合成结果是唯一的 在力的合成中,各分力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在力的合成中,分列式物体实际出了力,合力并不实际存在
力的分解
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理解:在力的分解中,合力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分力并不实际存在 力的分解结果不唯一 力的分解不改变力的性质及施力物体
原则:如果没有限制对某已知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一个已知力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共点力的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推论
二力平衡:两个力等大、反向、共线
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共线 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平移,后必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
多力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其它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线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并经常充当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