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造师市政18.工程测量
市政公用工程常用的施工测量仪器主要有:全站仪、光学水准仪、激光准直(铅直)仪、GPS-RTK 及其配套器具、陀螺全站仪等。 (一) 全站仪 全站仪是一种采用红外线自动数字显示距离...
编辑于2022-12-05 11:30:45 北京市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四节: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为备考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一份详尽、系统的学习资料。通过梳理道路改造工程、桥梁改造工程、管网改造施工等内容,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市政实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二节:城镇管道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十七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四节: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为备考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一份详尽、系统的学习资料。通过梳理道路改造工程、桥梁改造工程、管网改造施工等内容,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市政实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二节:城镇管道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十七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工程测量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和常用仪器
测量主要内容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测量内容主要包括:
施工控制测量、构筑物的放样定线、竣工测量、变形观测等
施工控制测量包括:
交接桩复核、建立施工区域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点位坐标传递等
施工测量以规划和设计为依据,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业人员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测量作业前、后均采用不同数据采集人核对方法
使用不同的设计文件时,施工控制网测设后,应进行相关的道路、桥梁、管道与各类构筑物的平面控制网联测
建构筑物的放样定线,是施工期间现场测量的主体内容,包括:
施工测图、地下管线测量、土方测量、钉桩放线、细部放线等
竣工测量为市政公用工程的验收提供技术依据,为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及改造扩建提供基础资料
变形观测包括施工期间以至运行阶段对建构筑物和周围环境进行的变形测量(监控量测),目的是确保市政工程施工和使用的安全
测量准备工作
依据设计要求,进行交接桩和现场实际测量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校,保证仪器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
所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检定的周期之内,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复核的基础上,增设基准点,建立现场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观测点
进行土方测量,以便场地的土地平整及土方计算
作业要求
从事施工测量的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施工测量用的控制桩和监测点要注意保护,经常校测
发现桩位偏移或丢失应及时补测、钉桩
测量记录
应严格按照规定填写并按编号顺序保存
测量记录应做到表头完整、字迹清楚、规整
严禁擦改、涂改,必要时可用斜线划去错误数据,旁注正确数据,但不得转抄
应建立测量复核制度
实行测量成果检验制度(监理检验)
常用仪器
全站仪(角度、距离、三角高程、三维坐标)
经纬仪(角度)
水准仪(标高、高程)
光学水准仪(标高、高程、施工控制网水准基准点)
激光准直仪(角度坐标、定向准直、点位坐标的传递)
卫星定位仪器(测量三维坐标)
GPS-RTK系统由基准站、若干流动站、无线电通信系统三部分组成
北斗-RTK系统,精度高,不受环境和距离长度影响,可实时获得测量点的空间三维坐标,适合管线、道路、桥梁等,可直接进行现场实时放样、中桩测量、点位测量
平板仪(同时测平面位置和点间高差)
陀螺全站仪(陀螺仪、经纬仪、测距仪组合)——用于市政工程地下隧道精确定位
施工测量技术要点
道路施工测量
道路工程的各类控制桩包括: 起点、终点、转角点与平曲线、竖曲线的基本元素点及中桩、边线桩、里程桩、高程桩等
道路直线段范围内,各类桩间距一般为10-20m, 平曲线和竖曲线范围内的各类桩间距宜控制在5-10m
道路高程测量应采用附和水准测量。 交叉路口、匝道出入口等不规则地段高程放线应采用方格网或等分圆网按结构分层测定
道路及其附属构筑物平面位置应以道路中心线为施工测量的控制基准, 高程应以道路中心线部位的路面高程为基准
填方段路基应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 高填方或软土地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并依据观测结果安排上部结构施工
当水准路线跨越河、湖等水体时,应采用跨河水准测量方法校核。视线离水面的高度不小于2m
桥梁施工测量
桥梁工程的各类控制桩包括:中桩及墩台的中心桩和定位桩等
桥梁放线应根据桥梁的形式、跨径、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及现场环境条件确定放线方法,以及是否需要重新布设或加密控制网点
施工前应测桥梁中线和各墩台的纵轴与横轴线定位桩,作为施工控制依据
桥梁施工过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变形观测
管道施工测量
管道工程各类控制桩包括: 起点、终点、折点、井位中心点、变坡点等特征控制点。
排水管道中线桩间距宜为10m,给水等其他管道中心桩间距宜为15-20m
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平面位置放线:
矩形井应以管道中心线及垂直管道中心线的井中心线为轴线进行放线
圆形井应以井底圆心为基准放线
扇形井应以圆心和夹角为基准放线
高程控制基准
给水管道等压力管道应以管道中心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
排水管道工程高程应以管内底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
检查井应以井内底高程作为控制基准
管道控制点高程测量应采用附和水准测量
管线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管线竣工测量
隧道施工测量
施工前应建立地面平面控制,将地面导线测量坐标、方位、水准测量高程,通过竖井、斜井、通道等适时传递到地下,形成地下平面、高程控制网
敷设洞内基本导线、施工导线和水准路线;在开挖掌子面上放样,标出拱顶、边墙、起拱线位置,衬砌结构支撑后应检测复核竣工断面
洞口平面控制通常分为基本导线(贯通测量用)和施工导线(施工放样用)两级
隧道曲线段的细部点可以偏角法、弦线法、切线支距法等测设
开挖放样以施工导线标出的中线为依据,在开挖工作面上标定中线、腰线、开挖轮廓线
贯通段的混凝土衬砌放样以贯通后经过调整配赋的隧洞中线为依据,在衬砌断面上标出拱顶、边墙、起拱线的设计位置,支模后再进行检测
当贯通面一侧的隧道长度进入控制范围时,应提高定向测量精度,一般可采取在贯通距离约1/2处通过钻孔投测坐标点或加测陀螺方位角等方法进行贯通测量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测绘开挖和衬砌断面,在两侧衬砌边墙上须埋设一定数量的永久标志,并联测高程、里程等数据,作为竣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基本资料
测量主要采用激光准直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光电断面测量仪、陀螺经纬仪等仪器
地面与地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应定期校测和联测
厂区控制测量
基本概念与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现场可分为场区、线路两种形式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场区控制网按类型分为方格网、边角网、控制导线等
场区平面控制网
控制网类型选择
坐标控制网包含坐标、轴线、水准点等因素
建筑方格网,多用于场地平整的大型场区控制
边角网,多用于建筑场地在山区的施工控制网
导线测量控制网,可视构筑物定位的需要灵活布设网点,便于控制点的使用和保存
导线网的平差,一级导线网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导线采用分别平差法
准备工作
根据施工方案和场区构筑物特点及设计要求的施测精度,编制工程测量方案
在桩点交接基础上,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复核
复核过程中发现不符或与相邻工程矛盾时,应向建设单位提出,进行查询,并取得准确结果
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场地>1km²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场地<1km²或一般性建筑物,应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场区高程控制网
测量等级与方法
水准点的间距宜<1km;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宜≥25m,距离填土边线宜≥15m
场区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附和环线、路线或闭合环线
高程测量精度,不宜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有效期不宜超过半年
矩形构筑物依据轴线平面图放线;圆形构筑物依据圆心施放轴线、外轮廓线
竣工图编绘与实测
竣工图编制
工程竣工测量特点
市政公用工程竣工图编绘具有边竣工、边编绘,分部编绘竣工图,实测竣工图等特点
工程开工前应考虑和统筹安排竣工测量
竣工图编绘基本要求
市政公用工程竣工图应包括与施工图相对应的全部图纸及根据工程竣工情况需要补充的图纸
竣工图编制依据
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设计图
设计变更文件
施工检测记录
竣工测量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竣工图的比例
小区内为1/500或1/1000
小区外为1/1000-1/5000
竣工总图编绘完成后,应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核、会签(项目总工+总监)
当平面布置改变超过图上面积1/3时,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和补充,应重新编制
编绘竣工图的方法和步骤
必须进行现场实测编绘竣工图
由于未能及时提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设计坐标,而在现场指定施工位置的工程
设计图上只标明工程与地物的相对尺寸而无法推演坐标和标高
由于多次设计变更,而无法查对设计资料
竣工现场的竖向布置、围墙和绿化情况,施工后尚保留的大型临时设施
在施工中进行的竣工测量
过街管道
路边沟道
立交桥的附属地下管线
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主要工作
监控量测,称为变形监测,是指对建筑物及其地基、建筑基坑或一定范围内的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和相关影响因素(如地下水、温度、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并提供变形分析预报的过程
监控量测方法
通常用于变形观测的
光学仪器有:精密电子水准仪,静力水准仪,全站仪
机械式仪表常用有:倾斜仪、千分表、轴力计等
电测式传感器分为电阻式、电感式、差动式、钢弦式
监控量测项目确定
基坑工程
一级
设计深度≥20m的基坑
二级
设计深度≥10m且<20m的基坑
三级
设计深度<10m的基坑
隧道工程
一级
超浅埋隧道,超大断面隧道
二级
浅埋隧道,近距离并行或交叠的隧道,盾构始发与接收区段,大断面隧道
三级
深埋隧道,一般断面隧道
监测项目
明挖基坑支护结构一级监测项目
支护桩、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
支护桩体水平位移
立柱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
竖井井壁支护结构净空收敛
支撑轴力,锚杆拉力
地表沉降,地下水位
矿山法隧道支护一级检测项目
初期支护结构拱顶沉降,
初期支护结构底板竖向位移,
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
中柱结构竖向位移,
地表沉降,地下水位
一级土质基坑检测项目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
深层水平位移、立柱竖向位移
支撑内力、地下水位、锚杆轴力、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周围建筑物竖向位移和倾斜、周边建筑物裂缝、地表裂缝
周围地下管线竖向位移、周边道路竖向位移
一级岩体基坑检测项目
坑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
锚杆轴力、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周围建筑物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裂缝、地表裂缝
周边管线竖向位移、周边道路竖向位移
监控测量报告
监控量测报告统称为监控量测成果,可分类为监测日报、警情快报、阶段(月、季、年)性报告和总结报告
监控量测报告应完整、清晰、签字齐全,监测成果应包括现场监测资料、计算分析资料、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表达应直观、明确
技术成果包括
当日报表
阶段性分析报告
总结报告
监测方案需进行专项论证
邻近重要建筑、设施 、管线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